
我比较喜欢毕淑敏的文章,她不故作深沉故弄玄虚,既有女人的细腻清丽,也不失哲理与有趣,所以读起来轻松惬意。
这次拜读她的《世界如锦心如梭》,也是如此的情感体验。
去年就在樊登读书“作者光临”中听过这本书,初听书名,便被迷住了,怎么有这么美这么有想象力的书名!世界如锦缎一般的美丽,我的心灵则如织梭,穿行其间,才能感受它的美好,才能丰富它的美好。
2008年,毕淑敏用114天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成为中国大陆首次环球航海的公民。我则随着她的大手笔,使用了一天的时间跟随她,进行了一次不寻常的“文化之旅”,可谓快哉!又一口气读了两遍,实在过瘾。
这本书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编辑们设计之用心,出乎我的意料。给人很唯美很舒适的阅读享受,更是一顿精妙绝伦的视觉盛宴,难怪称之为“名家视觉地理阅读”呢。
毕淑敏是一位勤奋又高产的作家,人生阅历可谓丰富多彩。17岁,在苦寒缺氧的藏北高原服役。面冰十年,把美丽的青春,挥洒那片人迹罕至的土地上。从医二十年,后弃医从文,还是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她的书之所以畅销,我想最终还是归结于真诚至善的人品与文品。
114天的环球航海,趣闻轶事,涉险探奇,可以想得到有多少内容可以书写,但这本书只精选了其中的11篇与读者分享。最打动我的有《埃及莎草纸》《马萨达永不再陷落》《金字塔的祖先》。
《埃及莎草纸》,让人惊异于这种纸张最原始的制作工艺流程。有纸张,才会有文字,而莎草纸书写的内容千年不坏,它本身与在其上书写的文字一样会成为历史。这个世界总有人在创新求变,也总有一些人在执着地坚守。
比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传承迫切需要人坚守与付出。这个世界日新月异,但有些人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人生总是不停地选择,如何选择,在于一心。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从文章转述的惊心动魄的犹太史料中,我们明白了以色列的历史,犹太人是如何失去他们的家园,身影从迦南大地上蹒跚远去,流散到了世界各地。
犹太民族在马萨达陷落时“不自由,毋宁死”。在罗马统治者面前,马萨达的犹太人用960具尸骸,表明了自己的坚守与决心。
犹太民族的精神传承让人感喟不已。战争的惨重代价,是期望获得永久的和平。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将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愿望。
《金字塔的祖先》,令人惊服于毕淑敏把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归祖于中国的冈仁波齐峰。“全世界的金字塔,都在刻意模仿一座山——冈仁波齐峰。他们的共性在于:都有极其相似的四棱锥体态,细密的台阶,极难攀爬……”
“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指的就是冈仁波齐。冈仁波齐,也被印度教、苯教、耆那教、拜火教,认作是世界的中心。”
就根植于她青年时代在西藏阿里当兵十年的经历。她对冈仁波齐,就像家人一样的熟悉,所以站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金字塔身旁时,产生了迷茫的感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就如同“宝黛初会”,宝玉会惊呼“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就是一种灵魂的息息相通,说不清,道不明,但能感同身受。
“每年都会有各种教派的教徒,从世界各地到冈仁波齐去转山。佛教徒按顺时针转山,朝拜巡礼;苯教则往相反方向转山。各念其经,互不相扰。”
前几年看过一部纪录电影,就叫《冈仁波齐》。忠实地记录了西藏芒康县一个村子里的11位藏民,花费一年多时间行程2000多公里,去冈仁波齐转山的过程。
不论男女老少孕妇,不论刮风下雨泥石流,一路上磕着等身长头。路上还经历了小生命的诞生,最后也有老人的离世,看得人热泪盈眶,心潮翻涌。这个世界,芸芸众生,都需要信仰。相信信仰的力量,体会相互支持,团结友爱,尊敬与信任。
冈仁波齐,是全世界唯一不允许攀爬的神山!

虽然不能真正的环游世界,但经历几次“精神性的环球航行”,也是一种痛快淋漓的“神游万里,思接千载”。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机缘和条件周游世界,但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在书本中,进行忘我的精神之旅。
人未动,心已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