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做用户运营的人,去做一个活动方案,大概是和让一个从没有做过市场的人,去写一个调研,都一样的感到难吧。
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搭档对我说 “成长的过程都是痛苦的,你得为难自己。”
最初心里是排斥的,毕竟做自己一点都不擅长的事情,我一次次想逃,总觉得既然赶时间想出结果,就找这方面专业的人来做啊,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这块,何必呢?
等把一个我觉得是方案的方案发过去,心里想着这应该好了吧。
没想到,收到的是一连串的提问,那一刻的心情啊......打了很多字又删了,工作毕竟是工作,在这待一天都要去做事情。
心里敞亮的是,搭档打了一个比喻:××只是一方面,你这个相当于,我问你 “如何建个房子”,你却只给我工人的联系方式。
稳准狠的一个比喻,心服,而且它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方向,所以感谢!
不过早上刚到办公室就被搭档拉过去聊昨晚的工作,我看着她眼神犀利,然后毫不客气地说了关于我工作的事情 “那样的一个方案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生做的,怎样能行呢?”。
我说了目前的真实感受 “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说实话一点头绪都没有,想目前先在已有的基础上出结果。如果一直没有结果,我就觉得整个项目就是因为我(没有做成),所以我着急,不然真的很难过。”
那一刻,她突然变得温和了不少。
应该是看见了我的焦虑和担忧所在,当然我也明白她的意思。就这样,我们俩有点噼里啪啦地聊完,我心里清晰多了。
下午出了一个1.0版本,发过去,她认真做了好几处批注,发给我,让我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然后我按要求继续修改,就这样来来回回,一直加班到办公室只有我们俩。
最后版本发过去,到家收到她的消息 “收,可以啦!”,当然作为龟毛的处女座,她还要改一下。''不过对比昨天,立马提升了一level,这份有思路,有执行细节''。
“你现在有没有觉得,写方案也没那么难?”
是的,人生第一次,觉得写活动方案也没那么难,觉得好像我也可以做这件事啊,并没有我今天之前以为的那样高逼格到,觉得十八杆子也够不着的感觉。
之于我,当然是开!心!啦!!感觉这是来到这个team最大的收获。
“你要是再写两个,这活以后都是小儿科了。”
哈哈,我信。而且还要把之前老大的完整季度××方案保留下来,需要学习的太多啦,突然有了兴趣。
又一次自我觉悟到,对于我这样的人,领导的严格很重要啊,就是倒逼会出结果。
比如,昨晚我回复她没思路之类的话,我以为她会不“为难”我,就此放过,结果她说 “。。。既然说了这个时间,就要给到,无论什么原因。我不看是否新颖,还是有效,我主要看你思路”,那个语气里的坚决+果断+要定了,所以今天我真的是被逼出来的啊。
这个是今日第一份收获。
另一个收获是:作为领导,能鼓励下属的时候就不要打击。
我们整个大team开会,20人,领导一项一项事情核对,等到C了,看到还没有结果,说到 “如果是A,或B来承接这两个客户,至少有一个转化”,那一刻我看了 一下C,脸上的神态特别暗淡,想必心里是很大的失落和打击吧。
之所以那么理解他,是因为我自己经历过,从一家公司的小team leader转换到另一个新地方做组员,也曾被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和语气对待。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下班回来,我自己在厨房里,正热着饭,突然想起白天办公室里领导那句满是不相信的话,就很丧气,心凉了一截,想赶快逃,在办公室里如坐针毡,不夸张。
对下属,真的要相信,尤其是对能力暂时没有被证明出来、认真做事的人,能鼓励就不要有打击,尤其是语言上的伤害,挺大的。
毕竟有的人性格外向,被鼓励一下,会更有干劲,被打击一下,也不会有啥。而有的人性格内向,被打击一下,是真的会伤到,反而激发不了他,还不如换成鼓励,这样他心底会生出温暖和动力,从而会更认真工作。
同时,我也想起,曾经我对组员也用差不多的语气,说着类似的话,而我看着她当时做的工作,一次次找她谈话,想必她那个时候肯定也很想逃吧,只是我没能那么换位思考,站在此刻下着雨的夜晚,看过去那些时刻,有不少自责,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
第一时间看到别人的长处或优点,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也是社交中和别人快速拉近距离的点。同时,尽快过滤或忘掉那些负面的,不好的一面或情绪,会快乐很多。
and夏小麦:一枚喜欢倾听,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女同学。碎碎念,其实是在念岁岁。希望到80岁还能记起今日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