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找回节奏,把头脑碎片,日常记录,凑成小文,未尝不可。
本文概要
- 视频和文字,两者谁的表达能力更强?
- 同样是写作,媒体和小说家的区别是什么?
文字的表达力终究不如视频,但某些情况下又比视频更佳。
不如视频的理由在于,视频的信息传递速率比文字更高。
比如说一些经典的外国名著,常常有大段描写景色和人物的文字,这些文字常常让人看得昏昏欲睡。读者更关心的是剧情,而不是故事发生地长什么样子。
这种倾向在如今快餐文、短视频风行的驱使下更加明显。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偏好都朝着更快,更易懂,更爽的方向迈进。所以当作者想要表达故事里面的视觉元素,让读者直接看到就是更好的。
我在此设想,以当今机器的能力(包括信息搜索和语义理解)完全可以直接把文字描述变成一幅图画。根据人工智能处理类似任务的原理,它所“画”出来的这幅图,很可能也是人创作的,而不是原创的。它只是搜索并且拼凑出来这幅图,背后很可能全是网络数据处理的结果。
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互联网已经拥有了所有人类世界生产的数据。那么假以时日,人工智能也能够根据文字描述,配合连通人类大脑中的图像,再创作出一副可能从来没人看到过的图画。到了那时,画家或艺术家锻炼了一辈子的能力,不知是否还有价值。
那文字比视频优胜的理由是什么呢?
语言的模糊性会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想象,这是隐喻的力量。一部好看的小说被拍成电影之后,常常会让人觉得不满意,这是因为电影描绘的画面与观众所想象的不一样。
但这种隐喻的力量是否专属于文字?机器能否“学会”创造隐喻?这些问题我还没有深入研究过,但人工智能也极有可能会做到。
一台学会创造隐喻的机器,它(或者应该 “他” )自然就学会创造意义,但它自己是否能够理解这些意义,并且让意义们反过来作用于自身呢?这也不得而知,如果机器可以具备自我指涉的能力,他也就很可能会有 “意识” 。
现代作者还需要在文学作品中花费大量笔墨写景吗?
随着媒体的发展,文字不再是单一的传播途径,那经由影视作品,和互联网放大的一个个意象和画面,已经在人们的脑子里面形成了许多鲜活的符号。
当作者尝试要在读者脑子重现一副画面时,他要做的最简单、成本也最低的事就是使用类比。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无须再用一大串 “形容词+名词” 的组合来描述,而只需要找到大多数人都知道的那副画面。
这样的写法非常适合用于媒体,因为媒体所追求的是传播速度,而且习惯用更多的图片或视频,而不是文字。
如果是纯文字的小说则很难说。如果小说家在某种段落需要快速过渡,他大可以用上耳熟能详的画面,就像古人用成语一样。但小说家所追求往往不是大众熟知的陈词滥调,所以这个 “快捷方式” 也许对于小说家来说用处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