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有个作者坚持日更,号称禅性写作,他一定是搜集了很多名人名言,很多小故事,这些都做为一个个珠子,被他用线缀起来,组成一篇二三千字的文章。
他的文章我看着还不错,不过看多了,我发现一个问题。他很多文章里都夹杂着大量的引用,有一篇,我查了查,竟然引用了15个名人的话,这些话多者上百字,少者也有30字,他一篇文章两千到三千字。引用的字至少也要一千字。而且,他提出问题,都是用“引用”来回答,一篇文章百分之九十都是别人说。
他提倡写文章靠直觉,靠本能,写作的时候,不停留,不思考,试问,他引用15个作家文章中的段落,语句时,这15个人的话难道他都会背诵?如果不会背诵,他又怎么能做到写作的时候不停留,不思考?怎么也得腾出时间找找摘抄本吧?
我说他文章引用太多,文章无“我”。他说他是述而不作,写文章尽量做到“无我”。我从网上查了查什么叫“述而不作”。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和他的政治主张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复古,推崇周礼,所以他才说述而不作。而做为作家,述而不作,
那还写什么文章,你文章里都是别人的思想,那文章和你有什么相干?述而不作的近义词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这种写作方式,我不愿苟同。
我把我的想法说给老公和孩子听,孩子说,人家写又关你什么事。老公说我就是一个穿着小粉(买了一件粉色的衣服,颜色相对于我有点太艳,镇不住,老公嘲笑我为小粉)的愤青。我说我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对于文坛一片夸赞的现象,我要提出我的意见。
孩子说,“人生中就两件事,一件是关你屁事,一件是关我屁事”
是啊!话说过来,自己写的还不如人家好,就说三道四,乱加批评,也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我也引用清·崔灏《通俗编·言笑》的一句话作为惩戒。“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