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结婚了,堂姐还在家里保持单身,堂姐比堂哥大一岁半,过年24。
“小俊哎,你看看,你小弟都结婚了,你呀,不赶紧带个对象回家啊”于是,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为堂姐相亲找对象。
下面我们来讨论讨论相亲这个话题,以北京为例:(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编者按:最近,一份“相亲价目表”刷爆朋友圈,带火了“中国式婚恋观”话题。在价目表上,单身男女按照户籍、房产、学历等条件被“明码标价”,划分进通常在商品交易中才会听到的顶配、高配、低配等类别。据说,这份价目表是北京相亲角大爷大妈的“行为准则”。这是理性计算,还是爱情买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亲大战——希望你就是终结者 相亲大战——希望你就是终结者这是网上提供的一些数据及图片,这个现象可以说是非常可怕的了,门当户对这个其实很正常,一般门当户对的下一代才会三观相似,但是现在,相亲的目的让我感觉摸不着头脑,这些个相亲到底找的是媳妇还是门面?
拿我们这一代和上一代甚至是上两代来说,对于相亲,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前两天我对身边的亲友们做了个关于相亲的调查,我的很多同学也填写了问卷,结果调查还是挺让我惊喜的。
很多人更在意的是对方的人品,家境次之;很多人将相亲认为是一种认识异性的途径;很多人相信相亲可以嫁给爱情……
但是,这里面几乎都是在校大学生填写的问卷,都还没有踏入社会,他们的回答间充满了对爱情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他们没有见过理想在现实冲击下的不堪一击,也没有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性。可能是有一点理想主义,但绝对是很多当代青年的感想。
相亲是中国这么多年的优良传统(糟粕),她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比如能够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三观相合的对象;打破难以接触异性的窘境;抚慰孤独寂寞的内心……
但是,和很多城里孩子不一样,相亲也有着地域性歧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相亲,就是赶紧找个差不多的人结婚生孩子,差不多的人,什么是差不多?就是家境差不多的,长相过得去的,彼此感觉还可以的;这就是差不多。然而农村孩子,要是不读书的话,十几岁就下来干事的,几乎在20岁之前或者刚刚20出头就已经抱孩子了,没有结婚证,孩子也没有户口……这种现象我该怎么说呢?经济决定一切,他们还没来得及看见爱情,就被相亲找到了爱情。
在我们家这里的很多农村,相亲的目的就是很简单,反正你都已经找事做了,那就赶紧结婚吧,在他们那里,相亲的根本意义在于让下一代赶紧找一个差不多的人,赶紧组建一个家庭,赶紧生个孩子,他们那些做父母的就算是对得起你这个孩子了,他们只是想将责任赶紧负完。于是各种催促,将自己的孩子生生催成了大人,将还是年少的他们生生催成了父母……
相亲大战——希望你就是终结者上图是我自己发的调查问卷中别人的回答,很多大学生,很多青年人,他们的思想变化,他们对于相亲很坦荡,他们的自主意识很强,不会因为是到了别人口中的理应结婚的年龄便将自己匆匆忙忙打包送给别人,相反的,他们会去筛选,也会去思考。
但是知识装备的程度让相亲对于不同的青年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对上一代也同样如此。
很多家长,我毫不怀疑他们对孩子的爱,但我很反感他们的年龄观。为什么人到了20几岁就一定要去找对象?为什么孩子自己谈的就是不行?为什么他们这么着急?
等等问题让我最终发现了一个现象——控制欲。
他们对孩子的爱那是无需怀疑的,但是他们对于孩子的人生,有点不够尊重。相亲不失为一个认识最适合自己的异性的好办法,但是,相亲的对象,都是父母精挑细选的,他们认为适合你的,哪怕将来你们结婚,但是你的父母将你的对象摸的比你这个即将陪伴他/她一生的人还要透彻,这有点可怕,不是么?
总的来说,相亲的目的因人而异,不管安排这次相亲的人的目的是啥,反正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我觉得是时候了,我会认可这个认识更多异性的好机会。我也希望能嫁给爱情,希望来的人,是你人生无数次相亲的终结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