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第二次写外公,我对外公的感情很深。外公没有文化,小学都没念完,但他很好学,践行古仁人之愿:“活到老,学到老”。
外公最早给我印象是写毛笔字。小时候到外公家,中午的时候,老见他坐在书房里练字,他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每次见我,老让我写,我是没有那耐心。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写毛笔字,他说在公社的时候,看见人家在黑板上写字,字写的漂亮,他就开始练。只要闲下来,就在地上写,口袋里老装有粉笔,从来不打牌,不抽烟,不吹牛逼,四十年如一日,字写的好,本村或周边村过红白喜事,都是他给写对联,也是一门手艺。我们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曾经给他说:“你要是年轻,我肯定邀请你进书协”。老了,不中用了。
外公爱文艺,他会扭秧歌,拉二胡,唱蒲剧,一身的艺术细胞,过去也是能唱能跳。中国人是最不擅长跳舞的民族,我们的祖先认为“读书才是正事”,做官才能光祖耀祖,忽略文艺的重要性。现在我认为,生活需要艺术。
他多才多艺,生不逢时,由于文化少,时代的局限性,终其一生也没有成事。人常说:“姜还是老的辣”。他会在生活中给我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比如:“村里光景过的好的,都是勤俭持家”;“人一辈子都要好好学习”;“要做生意,给人打工不行”;“每天脑子里要想利”;“不要和关系好的打麻将,打的多了,感情都打没了”等。我曾经问他这辈子最后悔什么?他说:“后悔没有好好学习”。白首方悔读书迟。
他生于1938年,见过日本人。见证了建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跨入了新世纪。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一生跟党走,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不信鬼神,但他胆子小,很怕鬼。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饱经沧桑。人常说:“活久见”。他身体好,通过他每天的生活,我发现了他长寿的秘诀。早上7点起床,出恭,8点出去锻炼一小时,就是散步,回来喝一大碗白开水,静坐,9点吃早饭。10点睡觉,睡两个小时,12点写毛笔字,写一个多小时,14点吃饭。15点睡觉,16点起来下地干活,19点看新闻联播。晚餐只是一块馒头。20点睡觉。他长寿的秘诀其实就是有足够的睡眠,每天的锻炼,写书法本身可以延长寿命。正因为这样,他送走一个又一个同龄人或者比他小的。
作为孙子辈,我们都在外面打工,和他见面少,有时就是手机上见。今天在二姨家,我和丑丑姐视频,我把手机拿到他跟前,问他这是谁?他看了半天,竟然认不出来。我让他努力看,他就是看不出。我后来给他说,他才知道。丑丑姐在那边眼泪都流了出来,感觉他老了。他确实老了,耳朵背了,反应迟钝了,我真没想到他竟然不认识丑丑姐。像这样,将来可能连我也不认识了。我给他说:“你要坚持,要坚持到我结婚”。他听了后笑的说好。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次回来,我姨她们都会给他钱,让他自己买吃的,说他还能吃几天。孙子们也都给钱。让他和外婆买吃的。也吃不了多久了。他82岁了,希望他朝90岁奋斗。现在比过去好多了,条件都在慢慢改善,希望他无求无欲,安享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