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足少阴肾经——下肢

足少阴肾经——下肢

作者: 兔之琳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22:50 被阅读0次

    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本经脉腧穴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

    分布于下肢10穴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涌泉穴

    位置: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2、然谷穴

    位置: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3、太溪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4、大钟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主治: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5、水泉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6、照海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7、复溜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8、交信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 内廉痛。

    9、筑宾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主治: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10、阴谷穴

    位置: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足少阴肾经——下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yz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