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荒唐言,
半把辛酸泪。
作者并不痴,
人解其中味。“
季羡林先生将他留德的十一年回忆整理在了一起,其中的经历,不乏有阅读的感悟与人生的哲理藏匿其中。“如此丰富复杂的经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些经历也是十分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中都可以吸取,对人对己都会有点好处的。我自己如果秘而不宣,确有"自私自利"之嫌。因此,我决心听从别人的建议,改变以前的想法,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实事求是地写出来。”
季羡林先生留德不久就进入了二战,原本短短两年的留学生活,也因此被拉长成了十一年。那段岁月里,季羡林先生目睹了战争的爆发,高潮,与结束,而战争的对平民的影响,也大致体会到了。
文中德国人对战争的狂热,“要炮弹不要黄油“的口号而造成全民饥饿的局面,”敌军“战机地毯式的轰炸,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战争,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德国人与作者深刻的友谊。或许希特勒是残酷的,但德国人却并非都是如此,绝大多数的德国人虽受军国主义的影响,但绝不是战争狂热分子,绝不是心中没有爱的,其中甚至有人和作者一起痛骂希特勒。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女房东,虽是不同国籍的人,但多年的相处,使他们之间如同母子一样。这些都使德国人的形象生动的浮现在我们眼前,他们有血有肉的性格被我们所体会。
当然,我也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大多数人留学的目的,或许并不是学习,“那时候有两句名言:‘毕业即失业’;‘要努力抢一只饭碗’。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后门,照样找不到工作,也就是照样抢不到一只饭碗。如果一个人能出国一趟,当时称之为‘镀金’,一回国身价百倍,金光闪烁,好多地方都会抢着要他,成了‘抢手货’“。如果出国仅仅是为了提高身价,那么注重的只是回国这一结果罢了,在国外究竟如何,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在这病态的观念下,大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面貌,似乎是可憎的。“在没有出国以前,我虽然也知道留学生的泄气,然而终究对他们存着敬畏的观念,觉得他们终究有神圣的地方,尤其是德国留学生。然而现在自己也成了留学生了。在柏林看到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学生,每人手里提着照相机,一脸满不在乎的神气。谈话,不是怎样去跳舞,就是国内某某人做了科长了,某某做了司长了。不客气地说,我简直还没有看到一个像样的’人‘。”这不禁令人感到愤慨与惋惜。
“行年八十,能值得记叙的东西只有两段,一个是留德十年,一个是十年的空前浩劫。总之,我这一生除了这两段以外,再没有什么值得思考回忆的酸甜苦辣去重新生活一遍的东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