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3d318b0ccd64356e.jpg)
每天早上习惯了在房间的软垫子上,把大礼拜做完了再下楼打理家务。这个习惯好的时候,可以一如既往。但凡要打破,就要逾越自己的原则。
有时,原则是一把锁,锁住了人身上的活性。难怪雪师说自己越执着什么,越要打破什么。但是对于日课11条,他一直在坚持中。
对于人生的意义,没有意义的时候,觉得创造它的意义非常大,等时过境迁,再去看的时候,发现所谓的意义像气体一样挥发了。
就像我们小时候执着的那些情感和游戏,随着年纪的增大,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它永久的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然,“留”又能够留多久呢?当我们能体悟到了空性之舞,就不会执着,会在每个当下里如水一样自然流淌。畅奶奶的离去,对雪师的影响比较大,他觉得以前坚持收藏的东西没有意义了,所以对一起做事的人更加好。
不管是执着人,还是执着物,如果不能将空性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总会有一些流不过去的东西在心中徘徊。其实只要不淤积成伤,能转化成更好的人文精神和实干力,也是一笔成长财富。
我们若能够突破“锁”,匹配出空性的万能钥匙,就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挂怀的,至于那些意义,不管有还是没有,没有那么重要。
意义、概念、境界等东西都是人为添加上去的,若剥离它,让它水到渠成,也许就不会问那么多为什么。
一个装满为什么的脑袋老是在求索中,总是为找不到答案而烦恼,但那些答案被找出来的时候又不尽人意,怎么办?
“人意”这个东西是没”仁义”的,只要你不期待,它就伤不了你。通过种种人生历练 ,许多东西不能言尽其义,心却超越了它。
不管是伤悲把自己拉到谷底,还是希望把自己提到顶峰,随时随地都要关注自己的心,让这颗心在当下“观自在”。
现在不想“度一切苦厄”,你唯求这颗心能够在苦厄中平平静静地拥有空、灵、知、觉。也就是说俱足真心的特性,心里晓得,还要处处体悟。
可,累生累世的习气在前面障碍自己,你不知道要翻多少座山才可以翻过它。没关系的,只要人还活着,就一定有心去完善自己残缺的心。
如雪师所言:你的生命——心理与生理的结合体——就像一个圆球,基因的缺陷使这个圆 球表面变得坑坑洼洼,当外部世界的干扰,像雨水一样进入你的生命时,你生命的圆球上就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水洼,这些水洼就是你的烦恼。你无法让外部世界不下雨,但是你可以填平圆球上的坑洼。当你通过对生命基因的修复,一点点填平这些坑洼的时候,有一天,圆球表面就会变得非常平滑,再也没有了一丝缺陷。这时,你生命的圆球就会变得非常完整,不管外部世界下多大的雨,下多少场雨,你的圆球表面也不会再出现水洼。这就是“圆满”。
如此向内做功,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灵性就会源源不断“地涌金莲”。想起去年写的一系列佛诗,有几句与此时此刻特别应景:
像花香,自己诞生一样,
每个瞬间,有每个瞬间的惊喜。
像无限循环的梵音一样,
每个虫子,有每个虫子的心经。
从当下出发,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颗心的觉醒。如果你愿意,你也能拥有自己的清风朗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