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奴才》感悟

读《奴才》感悟

作者: 六一行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14:43 被阅读0次

读《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之《奴才》,作者江离。

《奴才》是一篇讽刺微小说。

县城东南有家大宅院独占风水宝地,不知底细的觉得一定是官宦之家,实则是当朝某大人的看门人。

他是怎么发迹的呢?靠的是“大人不在家”“待我禀报老爷”设卡见机行事收取打点。日积月累,积攒了不少银子。告老还乡时,大人见其几十年忠心不二,又给额外恩赏。

他早挑选了风水宝地置买田产。耗时八年建成大豪宅。自己也摇身一变有了老爷的气派。

不久,奴才的原先伺候的大人告退还乡,路过庄园时见其奢华的庄园以为是官绅或同僚。派人打听,得知是旧奴才,于是传话说他来了。

奴才连忙大开中门,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率家人奴才匍匐迎候。

进入庄园,大人感慨不已,连赞好个奴才。

奴才连忙邀大人多住几日。大人笑道,你如此造化。但不打算住。吩咐即刻启程。奴才安排大轿伺候,哪知大人却要骑马。奴才马上安排备马,奴才让下人做马凳,大人不许,要他亲自做马凳,他毕恭毕敬地跪了,请老大人上马。大人踩着他的脊背,跨上马背徐行而去。

过了很久,奴才都没有爬起来。爬起来之后就病倒,三天后死去,享年八十二岁。

在宫斗剧横行的时代,主子和奴才的故事很多,有主子呵护奴才的,有一丘之貉为非作歹的,相互倾轧的,相互扶持办大事的……一主一仆可以演绎很多故事版本。

此文的故事情节其实很俗套,但刻画出的主题却很深刻。我以为可以解读出几条。

奴才终究难以抛弃奴才本相的可悲事实。他见到昔日的主子,奴才本相尽显,最后不得已伏于马侧充当马凳供大人上马。

主子终究是主子,即使退位失去权势后依然保持那份高傲气派。大人容不得奴才嚣张,临走时狠狠地踩上一脚。

奴才攒钱后购置田产、大兴土木,以为外物的奢华显现就是地位,这是卑微人的炫耀。在主子临走时狠狠地踩的那脚下,一命呜呼。就像很多暴发户一样,带着大金链子晃悠,不知哪天就栽了跟头。

奴才本是门子,靠收起打点费发迹,本就是借势欺诈得来,来路不正之财,必无法长久享受。

读完此文,我觉得可以学到几点:

文章反应出的主题,尽可能深刻,能反应出多种主题解读更好。

文章的行文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开头从豪宅说起,引起兴趣;接着看,知道房主只是一个卑微的看门人,疑问大起;接着知道了,他是生财有道,做门子时吃拿卡要,逐渐存了些钱,回乡后大兴土木建起豪宅,奢华程度堪比官绅大员,过上了老爷的日子。后来,旧主子退位还乡路过,他隆重接待,引得主子赞叹连连。之后主人坚持不住要离去,最后送别,一定要他再当马凳。最后一命呼呼,享年八十二岁。

结尾几个动作细节刻画,画面感极强,入木三分,那叫绝!

“奴才的头深深垂下,一把花白胡子抖颤颤扫住了尘埃。”头深深垂下,花白的胡子抖颤颤地扫了尘埃,一个自以为得志的老人极不情愿又不敢反抗的奴才形象勾勒出来了。

“大人踩稳了奴才的脊梁,跨上马鞍,轻放缰绳,徐行而去……”一个趾高气昂、不顾别人生死的形象立即勾勒出来。

“三天后,奴才死去,享年八十二岁”结尾交代奴才的年纪,绝妙!

一个匍匐在地瑟瑟发抖,一个骑马扬长而去,对比强烈。再加上结尾的奴才八十二岁的交代,一个八十二岁的老人了,还要他做马凳踩他。看完真想一巴掌拍死那旧主子。

这就是一个好作品的冲击力!

相关文章

  • 读史笔记[5]:奴才永远是奴才?

    记得前些年看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上面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权倾朝野的和珅在大街上给一个叫做金爷的人下跪,口中唤...

  • 奴才的奴才

    奴才的奴才, 不是国王的奴才。 圈子,圈得着啥?圈得住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

  • 奴才

    汉代的奴才:喏。 清代的奴才:喳。 现代的奴才:收到。 当代的奴才:[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细...

  • 初读红楼时 之 凤姐

    初读红楼时 之 凤姐 凤姐,这个人堪称红楼中最出色的主子和奴才。 也许你不同意。因为主子和奴才是分明对立的两种身份...

  • 奴才

    奴才对奴才说 你活儿干的主子再不满意 就让你走,让我留下来干 奴才努力干活的程度 赶不上主子标准提高的速度 奴才们...

  • 奴才

    我小时候喜欢看书,干爹很欣赏我爱看书 干爹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这号人,少了尿骚气 多些书香气总是好的。 后来干...

  • 奴才

    转自网络中国是一个盛产奴才的国度,从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为日本人卖命的伪军到今天的房奴、钱奴。奴才是忘却了自己的天赋...

  • 奴才

    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品读历史名人名言,搽亮双眼。今天,我们共同欣赏、思悟鲁迅名言: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毕...

  • 奴才:

  • 奴才

    奴才二字为何一直以来都是骂人的意思,又为何在清朝变成了称呼? 中国人一直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称谓,称谓有时代表了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奴才》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d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