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

作者: 一本夏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20:27 被阅读64次

奴才二字为何一直以来都是骂人的意思,又为何在清朝变成了称呼?

中国人一直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称谓,称谓有时代表了本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或者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价值!但有些称谓也会随着历史或时代的变迁改变其本身原有的意思。大家经常看清宫剧就知道,很多臣子见到皇帝都自称奴才,奴才二字听起来就是很卑微的称呼,那奴才是不是真的就像我们平时理解的一样呢?在清朝奴才的称呼却不是我们想象的意思,而且也不是谁都可以用的。

在清朝,奴才可不是地位低下的意思,晋见皇帝时只有满族的大臣和入了满族籍贯的汉人大臣才可以自称奴才,在皇帝面前称呼自己奴才的人,一方面说明自己跟皇帝很近,是自家人。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小孩起个小名狗儿、猫儿一样,是非常亲的意思。臣子在皇帝面前称呼奴才,也就是说我是皇帝猫儿、狗儿。这样称呼汉人大臣是不可以用的,即使汉人官做得再大也不行。这就让今天的我们觉得很奇怪。

清大臣给皇帝上奏章,要表达自己的时候,满人大臣就会在奏章里面自称奴才怎样怎样,而汉人大臣奏章里只能称自己为臣,汉臣从来不敢越此雷池。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奴才是比臣是更高贵的称呼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前清时期是这样的。奴才是一种身份的称呼。奴才两字虽然明面上看起来比臣要低贱的多,但实际上在满人眼里奴才却比臣高贵很多,因为这种称呼是满人可的专享,他们往往把奴才当自己人,其他的不言而喻就是外人啦!所以说在那个时期想做奴才都难,不服气也不行啊。

清乾隆时期曾经发生了一起科举考试作弊的案子,发生这样的案情,主管领导要写奏章向皇帝汇报,当时的主管领导就有满人和汉人,写奏章的时候由于满臣是正职,汉人是副职,理所当然要把满人的名字排在前面,所以奏章就写成:“奴才某某(满臣)、臣某某(汉臣)”。奏章送到乾隆手里,乾隆一看,顿时火冒三丈,大发脾气,这到底是怎回事呢!原来是乾隆看到奴才某某的时候,就大骂汉臣冒犯了奴才二字,并且把写奏章的汉臣就地严惩。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乾隆皇帝颁发了一条新的规定,从此之后满汉两臣共同写奏章的时候一起称臣,不得再称呼满臣为奴才,他的目的就是宁愿满臣下降身份称臣,也不允许汉人提高身份称奴才。这不是笑话,是历史的事实。

今天我们会对奴才的称呼反感,但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把奴才和臣这两个称呼分得很清楚,原因很简单,满族一直就是奴隶制社会,统治者至高无上,社会等级及其森严,社会等级分三六九等。能对皇帝自称奴才的人不仅仅体现了自己与皇家的亲近关系,更表达了他们与皇家是一家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清统治者也是为了打击汉臣,说明汉人永远是外人,地位怎么也比不过满人。这一点我们在看《铁齿铜牙纪晓岚》时就会发现,和珅在乾隆面前自称奴才,而纪晓岚始终都是自称臣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奴才的奴才

    奴才的奴才, 不是国王的奴才。 圈子,圈得着啥?圈得住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

  • 奴才

    汉代的奴才:喏。 清代的奴才:喳。 现代的奴才:收到。 当代的奴才:[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细...

  • 奴才

    奴才对奴才说 你活儿干的主子再不满意 就让你走,让我留下来干 奴才努力干活的程度 赶不上主子标准提高的速度 奴才们...

  • 奴才

    我小时候喜欢看书,干爹很欣赏我爱看书 干爹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这号人,少了尿骚气 多些书香气总是好的。 后来干...

  • 奴才

    转自网络中国是一个盛产奴才的国度,从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为日本人卖命的伪军到今天的房奴、钱奴。奴才是忘却了自己的天赋...

  • 奴才

    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品读历史名人名言,搽亮双眼。今天,我们共同欣赏、思悟鲁迅名言: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毕...

  • 奴才:

  • 奴才

    奴才二字为何一直以来都是骂人的意思,又为何在清朝变成了称呼? 中国人一直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称谓,称谓有时代表了本...

  • 奴世

    都是奴才罢! 除了老一,谁不是奴才呢? 不对,有时老一也是奴才,他被看不见的另外的老一控制,是站在最高台面上的奴才...

  • 每日呓语4

    那些习惯了奴才的人永远能找出做奴才的理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奴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ed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