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一学就会,一考就差?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一学就会,一考就差?

作者: 盛怡Mallika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21:49 被阅读0次

魏老师发出公告要带领大家通过十节课的讲解讨论细读《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于是先拿来预习一下。

一读才知道这是一本专业的书籍,类似于教科书,主要的读者是教师群体。书上的很多概念对我来说比较陌生,读起来很费劲,几乎不能理解书上的大部分内容,怪不得魏老师要讲十次。但就仅仅读懂几处比较通俗的内容,还是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我算是一个从小学习比较好的孩子,老师喜欢,父母骄傲,一学期不上学还可以考全校第一,当然这是小学。到了初中,我依然以聪明为特点,大部分同学对我的印象是数理化很牛。然而到了高中,我却数学很吃力,最后不得已选择了文科。当然最诡异的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优等生,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都惨不忍睹。我记得中考结束之后,爸爸妈妈竟然请了一位据说通灵的人给我看,为什么平时学习那么好,大考总是考不好呢?那位伯伯让我随意写几个字,然后就说这是正常的,因为我被什么什么跟着了。现在想来,这是多么愚昧可笑,但对当时极力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讨好别人的我来说,可以对于自己的失败不必过于愧疚。

上大学之后,看到同学谈起各种中外文学作品,如数家珍,根本不需要做笔记背笔记总结中心思想人物特点,我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我读书太少了。后来每天钻在图书馆,恶补各种文学作品,但发现过后又都忘了。于是,我又总结说读书得趁早,在年少的时候读很多文学才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而成年之后大多是在看热闹、纯娱乐。

于是,孩子一出生,我就开始陪伴他读书。每天有空就读,只有买书不心疼钱。孩子确实很爱看书,如果不禁止他,他可以一看好几个小时,通过读书他自己认识了大部分汉字,也吸收了大量的科普知识。他对学校的学习总是觉得简单无聊,我把这些都归结于他通过读书提升的理解力。

然而,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自己身上学习的一些致命的缺点和孩子的一些特点。

首先,我是从小很听话的孩子,我比较擅长的是写字好、记忆快,而小学初中的知识仅仅靠记忆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写字,他喜欢有挑战的内容。他很想打游戏,跟他约定好如果做了学校布置的口算、写字作业,就可以换取时间来打游戏。暑假快要结束了,他宁愿不打,也不想做,只挑自己想做的奥数题、阅读做一做。这一直让我很难解。

但书中有大量的有关这些内容的科学研究。

当学生与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联系起来、当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事实和技能为什么相关、何时相关和怎样相关时,他们获取几套已组织的事实和技能的能力实际上得到了增强。没有强大的事实性知识基础来教授思维技能的努力不会促进问题解决能力或者支持向新情境的迁移。

学习能增加突触而练习则不能。因此,不同种类的经验以不同方式制约大脑。突触和血管的形成是大脑适应性的两种重要形式,但它们是由不同的生理机制和不同的行为事件所驱动的。

孩子想学有意义的知识。他自己通过大量的阅读也具备了强大的事实基础,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能让他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甚至大脑结构的改变。我记得有一本书说过,一个喜欢思考的孩子如果解决了难题会听到自己大脑滋滋滋的声音。而机械的练习并不能带来这样的快感和大脑突触的改变。

其次,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存在记忆中的知识是零散的、碎片的,甚至是稀缺的。这对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测试来讲是可以应付的,但到检验三年甚至九年的学习成果的时候,这样仅仅靠记忆是无法应付的。

有时学生可以解决一大堆习题,但却不能把知识条件化,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问题出自何章,故能自动应用这些信息去取舍相关的概念和规则。使习题固化于作业本上也会有问题。有时,那些认为自己的作业做得很好且相信自己是在学习的学生,在面对测试中的那些随机呈现的、无具体出处而是从整门课中提取的问题时,感到十分愕然。

现在回想起来,作为一个参加高考的文科毕业生,我的历史、地理课本竟然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一遍,哥哥分散的历史知识都没有记全,更何谈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结构呢?对比起来,8岁的孩子虽然看得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又听了很有意思的楚河说历史、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现在就信手拈来,将来再去学习建构整个组织结构,应该是很容易的吧?我会在初中开始历史课程的时候再提供一些讲谈社写的中国历史遗迹剑桥中国史,让他能从一个旁观者更客观地去看待历史、学习历史,才会真正获得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收获吧。

在书中,作者做了专家和初学者对待知识的不同方式,又具体做了数学、历史、科学几门学科的学习、教授方式,都提出对一个学科的结构化的重要性。我理解不够深,在后续的读书会中应该会有更大的收获。

不同领域的知识,例如科学、数学和历史,都有不同的组织特点。因此,要深人地把握某个领域,就必需了解这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该学科更宽泛的结构化知识。

除了以上两点对学习的反思,我也看到了自己离与一名真正的教师的之间的距离。因为孩子,关心教育,看到很多妈妈去学习培训一下就走上了教师岗位,自己也一直蠢蠢欲动。看起来整个小学生涯六年的知识量也没有多少,但真正地落实到孩子真正的理解掌握,根本不能用表面的知识来衡量。

教师需要学科专业知识,也需要教学专业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知识理论(认识论),这些理论可以指导他们所教的学科。 教师需要把教育学理解为反映学习原理的智力学科,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观念和个性如何影响学习的知识。 教师是学习者,学习原理和学生学习的迁移同样适用于教师。 教师需要有机会学习儿童认知发展和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儿童的认识论),以便了解教学实践如何依赖于学习者的先前知识。 教师需要建立他们自己的基于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模式,而不是基于一个“更新的”学习模式,以便拥有指导他们职业规划的框架。

专业的学科知识需要对整门学科的结构有深度的了解,对每个阶段孩子需要掌握的程度有清晰的认识,需要了解每个孩子之前的学习经验以及如何在此经验上做进一步的迁移,同时教学专业的知识包括对儿童心理的认识,对政策的了解等等。我曾经在的几个不同的群体都在同一指出体制教育的弊端,但现在看来,这样的呼喊并不能代表他们所做的教育就是专业的和没有弊端的,相反,可能弊端更大。

所幸,我看到了这些,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识本身的缺乏以及思维能力的钝化,这些对学习都是致命的弱点。当然,有了系统的知识、有了愿意思考的大脑并不见得就是王道,尤其是现在我们还不能脱离高考这条指挥棒的道路上,一定的重复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的孩子目前比较短板的方面。

一学就会,一考就差?no,no,no,只能说还是没学会。

相关文章

  • 《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一学就会,一考就差?

    魏老师发出公告要带领大家通过十节课的讲解讨论细读《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于是先拿来预习一下。 一读才知道这是一本...

  • 三组29号陈婷~如何学习读后感

    关于如何学习读后感 如何学习? 我读书是个学渣,不爱学习。 这本书是教你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来达成学习 1.自己需要的...

  • 第10组,99,小小《如何学习》读后感

    《如何学习》读后感 这一周读了如何学习,有以下几个感想。 一,要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学习,因为,工作后可以,用来大段学...

  • 你可以学会--《如何学习》5

    这是《如何学习》的最后一篇读后感,看看标题就让人喜欢——《潜入意识的深海--学霸的终极武器》,欲知详情,且看正文。...

  • 考试|一学就会,一考就废

    今天,儿子学校进行经过一波三折的期中考试。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儿子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今天早晨又确认了一遍之后,准...

  • J8-39-倪彬欣

    如何学习读后感(一) 如何学习这本书,事实上反映出的科学精神,强调的是学习指导无法定,强调尊重人和人的差异。 这是...

  • 2018-11-04

    如何学习一读后感纪晓宁 大脑进行训练。越是费了大力气,提取越便捷,学的也越...

  • 高效学习 费曼学习法

    说到学习,我们都希望自己像学霸一样,一学就会,一考就对。但是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问...

  • 不会记笔记?那就用康奈尔笔记法

    你与学霸的差距,也许就差一个学习方法。 我是一个学习普通的人,却有一个学霸梦。我最近老听人说,学霸和学渣的区别不是...

  • 人是如何学习的(一)

    引言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原书链接在此:戳我去看书 这本书是一份来自美国学习科学发展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汇总了近些年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一学就会,一考就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dw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