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我是看出来了,你是没出息了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的家长都在扮演“刽子手”的角色,他们对孩子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也希望通过自己和孩子的努力让孩子达到成功的目的,但许多时候因为方法不当、言语不妥,抹杀了孩子的希望,用消极的言行,完成了对孩子来说非常残酷的事情:让孩子没了希望。

昕昕在幼儿园上大班,老师告诉她的妈妈说,昕昕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让妈妈每天保证昕昕听20分钟的英语,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妈妈就想在20分钟内让她安静下来,好好听英语,结果不知是妈妈太心急了还是昕昕真的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妈妈越想叫她安静下来,在旁边又是提醒又是督促,孩子越是静不下来。妈妈再要求她静下来好好听时,她反而说,妈妈,我不听这个了。妈妈又逼得紧一点,昕昕放声大哭起来,气得妈妈没办法,骂道:“我是看出来了,你是没出息了。”
“我是看出来了,你是没出息了。”这句话与其说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失望,不如说是是妈妈对孩子教育的无助。对于这个孩子才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对妈妈的话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会从妈妈的表情和态度上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孩子稍大一些,能够理解妈妈说的话的意思时,这样的话对孩子的影响就是长远的。妈妈给孩子定性为笨,就相当于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哀莫大于心死”,家长对孩子的失望意味着真正教育的停止,而孩子对自己的失望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一种肯定都会激起他们非常强烈的情感,扬起他们希望的风帆。
而我们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指着孩子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笨啊!滚到一边去!你真是让我失望!”等等,孩子在惊吓中长大,孩子得到了失望,失去了自信?没自信孩子还能做好什么事
我们所抱有的对孩子的希望,就是孩子一生发展的方向。如果他暂时迷路了,我们可以召唤他回到希望之路;如果我们连对孩子的希望都失去了,孩子的人生发展就会停顿下来。
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对孩子有耐心和信心。不让孩子失望,我们做到下面的几点:
第一,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的正确行为。有些家长平时不善于言谈,但批评起孩子来张口闭口挖苦讽刺、责骂不休,结果只能是把孩子往邪路上推。应该是抓住问题的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指明出路。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尊,孩子和我们是平等的。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不要以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第三,掌握批评的时机。孩子一旦有错有了问题,要及时批评和指出,不能过了时机了才想起来批评,也不能批评一件事时把过去的事都扯出来。
第四,适时地“冷处理”。应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进行孩子能够接受的批评,需要“冷处理”时“冷处理”,只要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就达到了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