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称为老师。无论是在大学任职,还是进入企业做管理咨询,亦或是给职场人士培训、一对一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最有挑战也最有趣的是解答形形色色学生所未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也从未停止学习。无论是前几十年的读书岁月,还是步入职场的时时刻刻,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知的渴望日益增加,学习成了人生常态。在这个过程中,最难意识到也最为重要的是怎样学习更有效。
教与学,问与答,学习与探索,思考与应用,成与败,得与失,时间与效率,秉承与创新,互相交织。自然而然,就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成年人,怎样学习更有效?
利用刻意练习的理论进行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
认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非常细致地对可以练习进行了阐述,阳志平在其推荐序中分析了刻意练习的本质——一种叫做“长时工作记忆”的能力——这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通过刻意练习可以习得。
怎么利用刻意练习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选择一个难度适中的任务体系。任务太难,根本没法开始,人们就会知难而退;任务太轻松,缺乏挑战性,会使学习者降低关注度。为什么是选择任务体系,而不是一个任务?因为每个人都在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零零碎碎的知识点,也只是在原本的体系上做出一星半点的改变,体系化的学习,有利于确认、调整或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要确保能收到反馈。高中的时候,有一次看同学作业,我说“你这个墙壁的壁字写错了”,同学说没错啊,结果发现是我自己在顶上多写一点。当时我想,为什么小学、初中老师和父母从来没有告诉我过呢!这就是个缺乏反馈的典型例子,很多时候,没有他人的反馈,我们自己很难判断自己的做法是对是错。学习也是这样,有了他人的反馈,能够使我们快速认识到已掌握的知识和尚未掌握的内容。当然,他人反馈的信息未必全都正确,除了找专业人士反馈,还要自己具有一定的信息甄别能力。其实,心理学家说,“无回应之地,就是死绝之地”,道理也是如此,没有互动,怎么进步。
再次,要有足够次数的重复练习。曾经有人问我“所有的作业都要完成吗?“我说是的,如果不写作业,人们很容易觉得学会了,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发现并不是这样,那知识 根本就没有掌握。当然,不一定真的需要训练一万次,而是要足够多次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自己如何在刚毕业的时候,写了一百遍的项目建议书的。
最后,要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得到反馈后,就知道哪些需要保持,哪些需要纠正。纠正错误就是进步。学生们常常都有一个错题本,用以专门纠正错题。成人的学习也是如此,反复练习那些错误点,掌握以后就不大会再出错。如果不与纠正,很可能下次遇到,还是这样的,那就并没有习得这个内容。
不断复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复盘是一种结构化的从经验中学习的方法,能更科学、规范地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学生时代的学习很少复盘,往往是老师引导到哪里,就是哪里。成年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复盘不仅能够能了解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也能复盘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方法和效率。
复盘主要有几个步骤:第一, 回顾目标,清晰明确的目标能够为评估结果、分析差异确定基准;第二,评估结果,回想实际的过程,对照目标,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点;第三,分析原因,深入分析存在差异的地方,找到根因,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关键点;第四,总结经验,找出利弊得失,从中学到经验教训以及未来行动改善建议。
复盘的时候,要注意复盘学习的过程。
学以致用,并学会迁移,能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所学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实用性和理论性的。例如,Excel技巧就是实用性的,要去练习去实践才能掌握。例如,心理学常识就是理论性的,很容易理解,但应用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这些知识有没有掌握,通过考察迁移能力来判断,是挺好的一个方式。老师讲了,学生听了,考试得了满分,到底掌握没有?不一定,如果换个情境,很可能就解决不了。所以,无论学的是什么,都要学以致用,多练习,多实践,多应用,并且尝试进行知识的迁移,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
课件和笔记,并非越及时、越详细越好。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笔记做得非常好,没到考试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来复印我的笔记。有一门课的笔记,门口的打印店里复印出厚厚一摞子,两个年纪的同学购买者趋之若鹜。还有一门课,班上同学问老师要教案,老师说,我的教案上写的太简单
了,你们找那谁吧,她的笔记比我教案写得好。
当年,我的这两门课程成绩并不是最好的。时至今日,除了课程名称外,什么也不记得了。上课的时候,我永远都埋头做笔记。但这是一个负面案例。当你用心写笔记的时候,就无法用心听讲。
有人又认为,既然这样,你的课件详细点,最好是逐字稿,都发给我吧,这样我不用做笔记,可以学得更快。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课件上往往只会写出最主要的内容,当你看到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进行“完形填空”,希望把这些内容补充完整,如果想不起来,就说明这点没有掌握。而如果写得密密麻麻,一是重点不突出,二是并不利于记忆。
根据大脑学习规律,并不是现场记笔记效率最高,而是隔段时间以后再去记录,想不起来再去学习,你存储过程慢,就会记得久。同时,大脑擅长自欺欺人,当我们下载了一本电子书、一个内容完整的课件,我们就会以为自己“拥有”了它,结果就有太多的“屯书”“屯课”行为。所以,可以只看着提纲,自己来填充知识点,这是看起来慢实际效果好的学习方式。
优雅的提问,能获得更好的解答。
第一,提出的问题越具体越准确,越容易得到回答。这个时代,凡事讲求速度。如果可以快速回答这个问题,对方就会这么做,没有几个人会耐心地分析你极不准确的表述背后,究竟是想问什么,也不要认为别人会明白你当前问题的所有细节。所以,学习者就要把自己的速度降下来,把问题的前后背景以及疑问点表达明白。
第二,带着探索沟通的心理而不是试探考验的心理去提问。开放的心态沟通,就会把自己的思考也讲出来,思想的互相刺激会带来更好的解答,封闭的心态沟通,你会把注意力放在双方的差异上,就很难达成共识,以拒绝的姿态来求知,效率可想而知。
第三,如果要询问多个问题,那就把每个问题分开陈述,每个问题用一句话简短准确地总结,用序号分别罗列。是同一个问题,放在一起说,不是一个问题,分别阐述。
最后, 请注意沟通礼仪,使用异步沟通的方式。异步沟通是指双方不在同一个时间交换信息,不用实时响应,典型例子是写邮件。相反的沟通方式是同步沟通,双方需要实时响应才能继续,打电话、聊微信都是如此。同步沟通,看似快捷,但会造成堵塞和敷衍;异步沟通,看似降低了效率,实际上可以防堵塞、批量处理,还要求基于证据。尤其是在当下,微信作为及时沟通工具,极易碎片化时间,且都是同步沟通,容易导致线程阻塞与水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