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个冗长的笔记读书人物闲谈
开放的智力(采铜 知乎「盐」系列)

开放的智力(采铜 知乎「盐」系列)

作者: ErlichLiu | 来源:发表于2016-07-31 11:18 被阅读267次

    怎样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1.学会在现实和理论之间交错思考,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2.了解和洞察现代世界运行的规律,(为什么人们会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的工作,为什么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是那些因素在暗流涌动的推动着这一切?像塔勒布一样带着这样的问题,对形形色色的消费产品和文化产品的解读中,从各种媒体,与他人的交流中的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然后拼图一般的拼出潜藏的轮廓。)重新去提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根源性的问题,然后尝试回答。认识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学会从多角度,多因素更为审慎地去分析和判断,拒绝想当然,拒绝对现有理论的削足适履的简单运用。

    3.广泛的阅读,涉猎多学科的知识,不为自己划定专业的边界。

    4.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工作室项目,与学科匹配延伸的一些项目,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应用)当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和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后,它们就成为了你心智的一部分,这让他人模仿也无可能。

    高中时候的优秀为什么到大学的平庸

    LP:这里还可以延伸到上一篇的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的那篇对institutionalized激进理解。

    1.高中和大学时代的游戏规则不一样。高中时代大家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对于课程内容有一种反叛和逃离的思想,所以更加渴望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相较于其他人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有更宏大的关切主题,这很容易让他们竖立起「才子/才女」的形象,成为瞩目的焦点。并且能缓解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大学时代社交广泛,名企实习,花前月下,远渡重洋等才成为了关注的重点,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变得平庸,他们没有脱离认同感的诱惑与限制。他们没有树立起一个坚强的内核,当很多人疯狂地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争先恐后的跟随。于是我们都活成了米兰昆德拉笔下『媚俗』的生活了。坚定内心的人,从来不忌惮做一些不寻常之事,那些别人认为疯狂的举动,对自己来说可能是最好最安宁的选择。逃脱献媚他人的牢笼,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精益创业:一种人的行动策略

    1.『精益创业』的核心概念叫做『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n

    viable product , MVP),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创造出一个可以供用户进行反馈调节的产品。然后进行『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这样能够避免产品游离市场之外,闭门造车。与生活中的事情而言也是如此。

    ps:在跟进学习技能知识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小的程序,小的网页……

    可以实现的『成功学』

    先要去评价一件事值得不值得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把事情分为两个维度

    1.该事件讲给我带来的收益的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都可以计入),即『收益值』

    2.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时间更长。

    所以能尽量去做半衰期时间长的事情,至于收益,不论多少都会产生一种积累效应,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高收益、长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

    2.高收益、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游戏、吃一顿大餐、看小电影……

    3.低收益、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一首诗词、背十几个英文单词、看一本经典小说、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次技能练习、认真回复友人一封邮件……

    4.低收益、短半衰期事件:挑起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的刷网页、空间、微博、在社交软件上浪费时间……

    单因素模型、洗脑术与人生困局

    所谓的单因素模型,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事物或者现象归结到一个影响因素中,认为只要抓住这一个因素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实际是在让我们的『认知窄化』,来达到营销的目的。回想高中时候的议论文,为了证明自己论点,哪一个案列和叙述不是在达到『单因素模型』的效果呢。大部分像我一样的人在高中三年整整强迫自己『认知窄化』,细想还是蛮可怕的。

    简化:就是把忽悠对象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麻烦、或者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大刀阔斧地简化,把他们解释成一个『单因素』的结构,这种过度简化就形成了『单因素模型』。ps:以前对读书笔记这事很不屑,认为凡是简化过得一定是不完整的,不完整是一定的,但是这个东西只要在『因素』上不缺少,叙述上不脱节,那就是合格的简化

    攻击:就是攻击其他竞争性的观点、模型,不惜故意扭曲。

    攀附:现实中很多东西是无法扭曲的,那么忽悠家就会采用攀附的策略,把别人的观点

    扭曲后归一到自己的单因素模型里面去。

    PS:对于这三点对于『单因素模型』实现途径的描述,更加确切的说明,我高中三年的议论文都用了这些办法。这其中也有些老师的误导(化学老师教的作文技巧『攀附』),在这里还是要回到笔记的第一条,去适应复杂。

    要知道,这世间万物,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怎么可能有『单因素模型』发挥功能的地方。

    如何在三个月内科学高效地积累常识?

    成功的学习,必须是放置在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下,这种学习的威力,不仅由于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动机,更是由于它在你和你想学的知识之间构建一种强有力的关联。知识的本质就是相互关联的事实,学习的本质就是理解和创造关联。在你学习的时候,你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这些诶知识和你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它们能怎样的推动你,帮你获得真正的智慧,或者解决真正的问题。

    最『科学高效』的方法就是在问题的情景下去学习,比如,当你想买车的时候,你在几天之内对汽车常识的掌握可能比之前几年的都要多;当你想准备装修房子的时候,你对建筑材料、室内设计的了解也会突飞猛进;当你手里有点闲钱,准备寻找投资渠道,开始理财的时候,你的金融知识一定会立马躲起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去丰富你的生活和经历,去拓展你的爱好,去迎接各种人生的挑战,而不是躲在屋子里打游戏。

    如何提升自己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1.依赖单一信息源:我们经常被动的依赖固定的信息源,对于信息源可以简单的分为显性信息源和隐性信息源。从多个独立的信息源获取信息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线索,比如拼图一般把隐形的轮廓拼出来,二是信息之间可以相互验证,淘汰掉可信度不高的信息。

    2.忽视知识的作用:做分析的时候,知识即是分析的支点也是分析的限制,尤其是当我们的知识背景比较单一的时候,我们的分析就容易局限在特定的、固化的框架里面。特别是在面对异常复杂和不明确的问题的时候,单一领域的知识的弊端就更加的明显,这就是问什么投资领域里会出现特别博学的人的原因,因此必须追求个人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的多元性。

    3.过早的提出观点:当我们搜集的知识还不够全面,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的时候,过早地、轻率的提出观点往往是灾难性的。这会让你陷入心理学的『证实偏见』,更像是上面曾经提到的『单因素模型』。而当我们的信息和知识非常多元和充分之时,我们避免这种思维固化和窄化的能力就会增加,且更加容易的应用『横向思维』,在不同思维轨道之间跳转,找出最佳答案。

    那么完美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呢?

    1.掌握尽可能多源的信息和多元的知识。

    2.避免先验假设,在信息没有搜集完毕前一般不要做猜测和推理。

    3.同时性地、聚合式地汇集所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4.同时使用理性和直觉的力量,当所处理的信息比较简单的时候,充分的逻辑推导,当信息特别复杂的时候,不妨让『潜意识』参与进来。

    提升信息分析能力的要素

    1.缜密、开阔的信息侦查能力;

    2.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注意广度与深度的结合;

    3.避免思维固化的意识和能力,包括横向思维的训练;

    4.对理性和直觉的合理运用。

    如何学会多线程工作?

    从认知心理学上讲,人呢是不能进行『多线程工作』的,因为在一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但有时你会误认为同时关注了两个东西,其实是发生了主力转移的结果。当然有一种例外是,有些很熟练的技能,可以『自动化』地、不加注意力地进行、那么就可以和其他事同时做,比如你一边自行车一边聊天,你不需要停下来是因为骑车这件事已经是一个固化了的动作,你非常的熟练,不会占用你的注意和认知资源。但此时如果突然窜出来一只喵星人,你可能立马就会把注意力焦点给转移了。

    心里学家发现,当你从任务A切换到任务B时,绩效明显比非任务切换条件下执行B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之为『切换代价(switching cost)』。切换代价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任务A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我们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二是做B的时候需要对B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B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这时当你明白多任务带来的效率低下,还要多任务工作时候,就要区分出『可容忍中断』的部分和『不可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以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来做『不可容忍中断』的部分,那部分往往是一个任务最核心最难啃,逻辑思维最复杂的部分,让你在最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思考并快速记录下灵感,其他的部分即是被多任务中断也不会变得效率低下。

    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按照逻辑来分配任务而不是按照机械结构来分配任务。事实上,我们要管理的并非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我们要管理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运用心智的意愿和能力。

    如何评价『用不上就不学』的这种想法?

    ·真正的难题是,即便我们知道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我该学什么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要避开一个『显性路径』的陷阱。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初识一个领域,最便捷的方法,是找一篇领域内有代表性的论文,翻到最后的参考文献列表,按图索骥,把表单中的论文一篇一篇的找来读。这种做法的坏处就是你的思路会陷于他们的思考惯性之下,并且总是会慢半拍。

    一个理想的自己常常包含哪些『不那么有用』的部分,同时,想要成为理想的自己,市面上也没有现有的武林秘籍供你参悟。以『用得上』作为学习的标准,问题主要不在于太功利,而是,『用得上』这种标准很可能是一种不具操作性的、无所依循的标准,它很可能是一种关于『有用』的错觉。学习『有用』的编程知识,可以让你成为一名程序员,但不足以让你成为一名顶尖的程序员;去『新东方』进修,可以让你成为一名厨师,但却不足以让你成为一名使食客神魂颠倒的厨师。『功夫在诗外』,而从没人说清,这个诗外的功夫到底是什么。

    人生本来就是,由一连串奇遇组成。一个人的成功,是许许多多因素的共振。对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弄清楚哪些『不为人道』的东西,去切磋哪些『未曾言明』的功夫,然后一步一步地踏出哪些能帮助达成『理想自我』的『隐性路径』。

    归根结底,关于『应该学习什么,不学什么』的思考,与我们人生体验的延展同步,与思想和视野的日益增长同步,这种元思考本身,就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成。ps:是不是有想到之前提过的丰富人生经历呢?

    高智商是怎么炼成的?

    首先强调两个事实:

    1.智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侧面,它不知一个一维的东西;

    2.智商测试只能测出人的一部分智力,还有很多是测不出来的。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非常好,智力可以包含·言语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自知智能,人际智能,自然智能。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IQ测试只有75的阿甘能在商业上做的如此成功了。所以智力这个东西一定不要狭隘化理解。而采铜还认为,加德纳还忘记一条,叫创造力智能,创造力实在太重要了不是吗?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表现如下:

    1.联想能力:可以把看似完全无关的东西联想到一起(ps:这里要提一下万维刚的观点,不是能联想到完全无关的东西就叫创造力,那是瞎想,所以这里强调了『看似完全无关』,小孩多数的联想都可以叫做瞎想,而国内的很多教育儿童的专家还在大肆鼓励)

    2.重构能力:把一个司空见惯的食物拆开、打散、然后重新组合。

    3.虚拟能力:就是能设想出还不存在的情境,并把人、事、物放到里面去排演。

    4.具象思考能力:就是能把很多抽象的东西,用很形象的方式比拟出来(ps:Buckminster Fuller(国外著名的建筑家,曾经的门萨全球主席,非常了不得的人物,但中国课本却没有提到过),Fuller认为把一件复杂抽象的事物用简单的比喻讲给行外人听,根本就是一种欺骗或者不现实,所以Fuller的作品写的都很晦涩难懂,行外人基本看不懂,这也就是为什么Fuller的书在中国没有译本。而矛盾之处是,基本不涉及数据和计算的『魔鬼经济学』却能买的火热,被人称之为经典)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更加强大:

    1.通反复的元思考,看清自己的智力模式,发现自己的天赋,然后强化这个天赋

    2.在信息时代,刻意锤炼自己的『信息碾压能力』,以最大化的利用和发挥工作记忆。

    思考的十种技巧

    1.回到原点:好的思考者一定善于从原点开始思考,如: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是否基于现实的客观观察?它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它隐含了哪些前提假设?它和其他问题的关联是什么?……

    2.重构问题:大多数人在解决问题前没有好好定义问题,让思考者重新思考问题的本质,重新界定问题。

    3.自顶向下:从高层次的问题逐步向下分解,可以保证问题分析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4.抓住主线:优秀的思考者会对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识别出最重要的因素,并将哪些次要的因素故意『视而不见』,这种问题简化的技巧方便思考者更清楚的分析主线的前因后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5.因果推论:不要搞乱因果关系,另外注意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的结果和一种原因导致的多种结果。

    6.发现关联:作为优秀的思考者,首先会不仅满足于已知的关联,而是会以很大的好奇心去探索隐性的关联,其次他们会以深刻的洞察力、甚至敏锐的直觉去发现这些关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出试探性的假设,然后加以反复测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7.情境预演:情境预演就是思考者假想一些当某条件成立时引发的还未发生的场景,并推演出彼时将会出现的情况,包括思考者之外的其他角色在该场景的反应。

    8.向后推理:Think forwoard, reason

    backward。先设想最终达成的结果,然后倒推达成这一结果所必须实施的步骤,然后继续向后倒推……

    9.横向激发:思维大师爱德华·博诺是横向思维的提出者,他认为人们苦苦求索而不得解的要因是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并且没有从其他横向领域中获得足够的激发。

    10.迭代探索:先想尽办法,依凭某一条细微的线索来获得第一缕光线,然后在他的指引下发现第二屡,第三屡……(ps: 完全没有领会到这种方法)

    在学霸和学渣之间:成为自由探索者之路

    一.认识学霸学渣之间的问题,以及教育体制的缺陷

    学霸的问题,在学校的教育体系本来就有缺陷,全心全意的按照学校的标准来做也就意味着你掌握的技能必然是存在缺陷的。一是教学内容的滞后和陈旧,二是讲授的内容脱离应用环境以及教师本身缺乏实操经验。

    学渣的问题,他们只知道拒绝,却不知道拒绝了之后还可以做哪些更有价值的事。更糟糕的是,其中一些人,比如说游戏成瘾者,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能力。

    一种是完全依从,一种是完全抵抗,看上去站在了两个极端,却又在一点上非常相似,就是他们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都没有回答好自己到底要学什么、应该学什么的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一是没有机会认识好自己,二是没有机会好好的认识外面的世界。

    在《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中,萨尔曼·可汗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制度是从18世纪的普鲁士哪里迁移过来的,近一两百年都没有根本性的革新。而普鲁士的教育体系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的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于国王。』再回到国内,这种标准化教育的弊端更加的明显,它使一个个学生成为没有个性的人,一个个只知道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探索知识的、丧失好奇心和冒险欲望的个体。

    顺从的学霸和拒绝的学渣都不值得称颂和效仿,我们应该去寻找更好的第三条路:自由探索者之路。

    二.如何成为『自由探索者?』

    首先不要限定自己的角色。你不需要某种既定的身份来限定自己,不要以我的专业是软件开发就以程序员来限定自己,我认为自己只是一个问题的求索者,会为解答某些特定的问题而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对于专业问题的一种观点:专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人都只对自己所研究的一小块领域感兴趣,而对本专业其他的方向和课题,却和普通人一样无知。而创新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异化授粉』。在专业内的过度分割虽然简化了教学,甚至催生了低水平的论文发表,却阻碍了原创性的学术思想和成果的产生。

    当然这并不是鼓励你去轻视自己的专业,如果你正好选择了一个你所喜欢的专业,或者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引领着你进行饶有兴趣的探索,那么如果你全情投入到这个专业的学习上是一件好事和幸事。我所强调的是即使你热爱你的专业,也可以留出一小部分时间,去主动涉猎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增长见识,这么做所收获的好处可能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而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无甚兴趣,或者也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你有这方面的才能,那么你完全可以大胆去接触和探索新的领域,不必为曾经一个不成熟的选择而下一个一生的赌注。

    其次你要主动学会试错。很多人苦恼一件事,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那当然,如果你什么事情都没有尝试过,你怎么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呢。很少有人一开始就明白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哪些有幸找到的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摸索中才逐渐发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失败,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某些东西。这些失败并不是没有用的,他们至少说明,你也许以后会避开这些领域,而去做新的尝试。这里蕴含着一个基本的道理:错误是包含着信息的。

    三.充分的利用学校的平台资源

    资源包括:图书馆、老师、同学和学长……

    是否逃课所要想的三个问题:

    1.不能以『有趣』作为评价一门大学课程是否值得听的标准。一来大学所讲授的深度和难度使得保持『寓教于乐』变得很难,二有关于老师自己的禀赋,他的性格决定了他讲授的是乏味的东西。

    2.一个领域的初学者还不具备评价一门课程是否有价值的专业能力。对于专科而言,烂到家的老师还是有能力分辨的。决定逃课后要有一个靠谱的自学计划。

    3.与其选了自己不上的课,不如多选几门公选课。既然选的课不够好,为什么不去多尝试呢?

    此外的三点小建议:

    1.保持对自己的掌控力:对于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以初衷来和做事的过程来评判你对自己的掌控力。

    2.培养高辨识度的才能:大家都有的,都知道的你可能反而不必强调,高辨识度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它并不经常出现。

    3.打造个人品牌:如果你确实通过自己的自由探索,成为一名具有独特才华的个体,那么你就要考虑积极的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让更多的人认识你、认可你、认同你。高调并不应该是一种被鄙夷的姿态,关键是,你的内在与你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必须相互匹配。真诚和积极地展露自己,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最好的方式。

    最后援引《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一书中的观点。作者把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金融资产相类比,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知识资产(knowledge portfolios)』。而管理知识资产的方法也与金融资产类似:

    1.定期投资:也就是持续不断的学习;

    2.多元化投资: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术;

    3.在保守投资和高风险投资之间保持平衡:可以一方面学习流行的知识,它们可能是必选项但不一定构成足够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走偏门,培养一门冷僻的绝活;

    4.低买高卖:可以在新思想或新技术刚刚开始无人问津之时就投入进去,成为某一个新知识领域的先驱。

    5.重新评估和平衡:经常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中的信号与噪声,兼谈反脆弱、愚蠢术和一万小时理论

    信号与噪声原本是通信行业的专业术语,通俗地讲。通俗的讲,信号意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意欲传达的目标信息,而噪声则是干扰和混淆信号的那些信息。一个理想的信息传输,应该是信号尽可能多、噪声尽可能的少过程,这就可以用『信噪比』来表示,即信号与噪声的比值。现代,信噪比的概念早已超过了通信领域,运用到很多地方。

    可以说这是一个信噪比非常高的时代,每天刷几百条的微博,再看微信的朋友圈,微信群,经常遇到各种鸡汤文、养生保健文,哪些被『攒』出来的文字,已经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文体,在虚实难辨、似真似幻的字里行间,这些内容每天被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被病毒式的传播,既让人们经历涣散,又让人们失去对信息好坏的辨别能力。对于大多数的新闻,人们都出于『不要让人们发现我连新闻都不关心』的心态而关注,然后作为打发时间的谈资,作为人云亦云的讨论者。在他们眼里,夜空中的烟花比路边的野草更值得报道,尽管后者远比前者更有生命力。此外噪声的泛滥,也造成了学习者的无所适从。每天接受眼花缭乱的信息,被这其中很多披着『精华、精选、权威、专业』外衣包裹的信息,一面又让自己的学习变得琐碎和零散,甚至自相矛盾。在这种『过度拟合』的现象里,构造的统计模型为了一味的追求对数据的拟合度,乃至把噪声当作信号也拟合进了模型,导致模型过于复杂并且失真。

    如何区分信号与噪声呢?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他认为这些短时间尺度的事件都是由长时间尺度事件引发的,而这种长时间尺度才是人们最应该关注的。

    那么用这种长时间尺度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收益』的信息模式,那么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主动过滤掉。也就意味着你有越富足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哪些真的具有价值的信息。

    『一万小时理论』在国内很多人都熟知了,它的魅力在于它给了你一个许诺:只要你在一个领域内深耕一万小时,就有很大几率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这个理论的普适性很可能被夸大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信誓旦旦的说,一万小时理论适合于任何一个领域,在很多领域达到顶尖可能并不需要一万小时那么久,但是专注在一个领域长期耕耘才能成功的看法恐怕无人否认,这也许就是一万小时理论备受关注的原因,它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宣示了专注和坚持的重要性。对于一万小时可能成功的领域都有以下一些特点:

    1.都是边界清晰的领域,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判断哪些活动是与自己的训练目的有关的,那些事无关的。

    2.都有成熟的训练体系,或者高水平的导师的长期指导,能够帮助你区隔噪声。

    3.都是变化缓慢的封闭系统,极少出现变革性的改变。

    在这些领域一万小时理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里面的某个因素不满足,在一个信噪比极低的自由互联网环境相比,在这些领域所营造的学习环境可能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可是,大多数人所在的领域并非是棋类、音乐、体育这样边界明确、体系成熟、极少变革的领域。在我的理解下,也就是创新度越低的领域越可能实现一万小时理论,他的最大的要求是一种不变性,而创新我们前面提到恰恰是不同领域的『异化授粉』,不存在领域边界。

    在那些变化可能小的领域,人们追求极致的信噪比,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提出了一种『愚蠢术』的战略,一个理性的人的固然可以在理性的条件先选择信息,采取明智的行动,但这种理性的刻板强调,会不可避免的带来路径依赖、证实偏见,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迟钝感,从而抑制创新活力。偶尔像个孩子一样的玩耍,或者把直觉得到的想法放到经验反复验证的想法之上,虚构演绎一场故事,又或者主动涉猎一点噪音,去看一下购物广告,看一场『成功学』演讲……

    对『狐狸型专家』和『刺猬型专家』进行比较,狐狸型的知识分子,喜好涉猎不同的领域,极力追求有益的知识,而刺猬型知识分子则专注在一个领域,追求某一个内在的思想体系,并希望用此来解释万物。在《狐狸与刺猬:专家的政治判断》一书中,狐狸型的人预测要高于刺猬型的人,原因就是狐狸型的人存在更少的偏见,并且能结合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显然你要让一个狐狸型的人去一味的遵循一万小时理论显然是做不到的。

    矛盾出现了,一方面我们追求高信噪比的环境,而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专注一个领域。也许塔勒布在《反脆弱》研究的问题正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世界里,人们如何识别各种风险并作出选择的问题。在对噪声的选择上采取『杠杆法则』,把你每天的时间二八分,在多数的时间里选择尽可能少的噪音专注在一个领域,另外的时间则被动的获取噪音,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突然收到启发,或者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

    但是年轻人还面临选择太多,如何选择的问题,同样在《反脆弱》里他指出了『林迪效应』,它指的是,在那些像知识而不是生命体这类不会自然消亡的东西,它的已有存活时间越久,则预期剩余寿命就越长,因为既然过去那么多年都没有被打败,那么它自然存活下去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林迪效应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解释了经典的力量。

    最后总结一下策略的组成:

    1.具有主动识别和过滤噪声的意识,尤其是对订阅和推荐的内容保持审慎。

    2.通过长时间尺度、明确目标和主动获取的方法来提升信噪比。

    3.对所钻研的领域保持专注,但也要避免完全沉浸其中,可以采用杠铃策略,在专注的同时对新鲜事物保持敏感。

    4.对基础课程和经典作品的重视应该超过时髦的课程,在主题阅读的同时也可以结合随机性的阅读。

    文/顾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放的智力(采铜 知乎「盐」系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gt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