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己对话(030)生活的仪式感 20190203

与己对话(030)生活的仪式感 20190203

作者: 三叶日行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0:53 被阅读0次

W:花了3个晚上,历经9h22min的年前大清洁终结完成了。此时我的双手还是辣疼辣疼的,那是装卸纱窗时用力扭动螺丝刀所留下的茧,还有右手食指也被划了一道小伤口,那是擦洗时不小心被割到的。可是,今早起床看到干净整洁的房子,干净反光的地板,顿时心情愉悦。而且明天就是除夕夜了,可以放假回家跟父母团聚,心里更是无比期待。

I:这种心情很难得呀。

W:是呀,我想记录下来,让自己更深刻地体验这种感受,然后在以后的生活里,更多地创造类似这样的体验。人嘛,不就是让自己活得开心一点。

I:其实我蛮好奇的,为什么你会选择做大清洁呢?即使不做也没关系吧,毕竟上班那么累,回到家还要干这么多脏活累活,而且打扫房子这件事,花四五百块请个保洁阿姨,不也挺轻松吗?干嘛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那么累?

W:我在做大清洁,尤其是觉得累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做呢?不做不行吗?

其实,不做也可以,做也可以,这是个人选择。而我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是基于三点:

1.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做清洁就是我生活的仪式感。每周我都会打扫房子一次,每年都会做一次大清洁,这是习惯,因为保持家里的整洁干净,是会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敏感度和感知度。就像让美妙的音乐在干净明亮的房子里流淌,心情会自然好起来一样。

2.保洁阿姨做的是房子的清洁,我做的是生活的清洁。自己做清洁,和跟阿姨做清洁,最大的不同就是,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房子,最了解自己的物品,哪些东西该扔,哪些东西需要保留,哪些东西该放哪里,哪些东西该收起来,这些断舍离的工作是阿姨无法替代自己完成的。我觉得,通过断舍离决定东西的去留,不断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此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这才是做这件事的最大价值。

3.我有时间。现在我愿意花近10小时做这件事,以后未必还会有这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不排除未来会请阿姨帮我做这件事,但是断舍离的工作始终还是由我完成。

其实,这是很个人化的选择,不代表好坏优劣,毕竟花10小时追剧看电影,我也觉得挺不错的。只是对我来说,更愿意把时间投在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I:你是如何定义“仪式感”的?

W:我认为,能帮助你进入“活在当下”的事情,就是“仪式感”。所谓“活在当下”,是一种专注状态,就是你能:

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此时此刻你是快乐/愤怒/悲伤/抑郁的吗?;

觉察自己在做什么——此时此刻你听到什么,闻到什么,看到什么,在吃什么,味道怎样,手上有什么感觉;

感知身边事物——此时此刻我周围有什么事物,它们处于什么状态,给我带来什么感受。

I:看得出,你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

W:恰好相反,我原本是一个不会生活的人,每天都过着单调机械的事情,基本上我不需要感知生活,就知道今天生活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这曾抹灭了我对周遭事物的感知力,最严重的时候是朋友在我面前哭,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情绪感受,更感知不到对方的悲伤。

所以,我才会去做一些能提升对生活感知力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学会生活吧。

I:那做哪些事情能提升生活感知力呢?

W:我一般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比如做菜、做家务、画画等。并不是每个人做这些事情,都能提升感知力,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感知度不一样。

I:那有什么方法能提升生活感知力吗?或者说,有什么规律吗?

W:有一个核心原则:麻烦就是乐趣。

I:怎么理解?

W:人是讨厌麻烦的,但麻烦也会让人投入精力。

首先你觉得麻烦,太费时间,所以你的第一反应是逃避,但换个角度来看,当你去解决麻烦,就是主动积极面对生活,这是十分重要的态度转变。

其次解决麻烦,就是需要花精力去思考怎么做,会遇到什么困难,打算怎么解决,然后事件过程还要应对突发的事情,这会让你心累,甚至想要放弃。而这时候麻烦开始触发你的感受和情绪,只是你感知,以及看到的是,让你感觉不好的方面。这时你会想要放弃,想要逃避。

我度过这个阶段,有两个方法:

1.提前做好心里准备。就是提前思考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打算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可以帮助我减少压力和烦恼。

2.不管做得怎么样,做完再说。既然选择要去做,就要做好来,这是兑现自己对自己的承诺。

最后,完成了这件事,尝试做一下复盘和反思,可以通过写作,跟人分享,或是对自己说。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再经历一次。其实,完成事情后,人是比较累的,但达成目标那一刻的心情是非常舒爽的。只不过这种感受和情绪不会持续太久,刚要好好享受一番,就有可能突然消失,或是被其他事情打断。所以,让自己再次体验,就是为了延长那些“巅峰感受”。

而体验过后,如果觉得还想体验,非常喜欢,那么就在生活中不断创造这种体验。如果还是觉得麻烦,没有感觉,那么就当作一次试错,以后有理由拒绝不干这种事情了。

I:所以,你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W:是的,现在只是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等到完成后,再去判断我到底以后要不要再做这件事。我以前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还没有好好感受,就急于做出判断。

这是很有问题的,首先,感受属于感性,判断属于理性,快速从感性切换到理性,其实很难做出判断,尤其是在判断”我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我喜不喜欢做这件事?”时,没有感受和情绪作为依据,又怎么能做出判断呢?

其次,真正促使人做出选择的是感性。即便这件事看起来多么正确,多么有价值,但你对它没有感觉,你也是做不下去的。就好像我这里说,做家务有多好,理性上你认同了,但当你真正拿起拖把时,身体就是不愿意啊。这时候你就会拖延,甚至有可能陷入自我批判。

I:但我发现,这篇文章里,你好像并不单纯在做记录,甚至也做出了判断。

W:是的,在完成这篇文章时,就把这两个步骤完成了,因为此前我已经练习了很多次,每天写作,然后大脑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但对于别人,我就需要把这两个动作拆解,演示讲解。

I:嗯,今天又完成了一篇不错的记录呐。

W:是的,今天有很多期待的开心事。

相关文章

  • 与己对话(030)生活的仪式感 20190203

    W:花了3个晚上,历经9h22min的年前大清洁终结完成了。此时我的双手还是辣疼辣疼的,那是装卸纱窗时用力扭动螺丝...

  • 20170322随便写

    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赋予生活意义与活力。 仪式感甚至通过茶道与禅联结。 仪式感的本质是静心与冥想。 当我们经过仪...

  • 【儿时的年味】|过年,生活最隆重的仪式

    【1】过年,生活最隆重的仪式 法国童话《小王子》中,狐狸与小王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将仪式感镌刻于我心。 狐狸说:“你...

  • 仪式感 ――对话生活的能力

    母亲节女儿休息,那一天周六,我有事,接女儿的时间退后10分钟。接到女儿的时候,自己正和几位同学在学校的对面路边,品...

  • 观自在老师:心地法门圆融自在(二)

    这个与宗教无关,没有啥仪式感。你说“我要学佛,我要有个仪式感”,没啥仪式感!就是生活的佛法,贯穿你的生活,不离开...

  • 《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 需要一些仪式感的东西来提醒我们,其实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

  • 心地法门圆融自在(二)

    这个与宗教无关,没有啥仪式感。你说“我要学佛,我要有个仪式感”,没啥仪式感!就是生活的佛法,贯穿你的生活,不离开你...

  • 2017-08-02

    第一次与美国笔友的写信对话 满满仪式感 以下 Message Details userID: 11263049: ...

  • 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的生活, 犹如行尸走肉! 现在的生活,最需要的就是仪式感 例如:孩子之间的仪式感 每天...

  • 4

    其实,生活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与矫情无关,而是关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仪式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活色生香。 “仪式是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己对话(030)生活的仪式感 201902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j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