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杨千嬅的这首《人情世故》,内心便掀起那样的惊涛,似乎它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首歌。
小聪明没用,扮小人物完全做不了主
小时候的我,爱闹爱笑,爱跟一群男孩儿玩儿在一起,天真简单,眼里只有快乐。但你知道世界上存在一群叫做“早熟群”的人吗?(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得)这群人啊,或因为家庭,或因为自身情况,他们早早的荒芜了童年,踏入了所谓“懂事”的世界,小小年纪便向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灵通者发展,关注着自己周围的一切,失去了快乐,失去了童心,得到别人眼中所谓的“真懂事”。
孩子,你可知,你不必这样过早沉重的!
我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类似于这样的呢,其实已经记不清了,呵,是啊,很多以前的事都模糊了。有一段时间,我曾反复跟人提起从前,反复的想告诉他们我的性格,反复的说着这些,可是,然后呢。我不知道,我应不应该说呢,很迷茫。是虚荣吗?是自尊心强吗?还是,还是太害怕孤独,太渴望得到承认了呢?以前的我到底什么样呢?我,我,我忘记了!
太容易付出,却不容易相处。付出总是简单的吧,不必多问,不必多想,只管把自己认为好的认为对的给他们便是。只是啊,自己又为什么那么难相处呢?为什么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没有回报没有意义的呢?我不应该这样的,我的付出不应该只为了图回报的啊!轻易付出生命,却从不肯给人一个机会走进自己;明明渴望靠近,却懒得维护一段关系,孤僻的像块山林里的石头,高傲的像只只顾仰头的公鸡,难怪你总是被辜负。
太多的领悟,却太少的幸福。明明不是林黛玉那样的纤弱才女,却有着那么多的惆怅与闺怨,杞人忧天,无病呻吟,哪里还有时间在意自己周遭的幸福。猛然回头时,泪光朦胧间才发现有那么多人爱我,可为什么我却还有那么多的忧愁呢,大概是天生性格的顽固。
我啊,就是这样一个人,不通人情世故,不屑人情世故,却又深陷于人情世故。一遍又一遍循环着这首歌,突然想起某一日的无病呻吟,看完《前任3》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我们很多时候可以熬过最初的艰辛,却熬不过最后的平淡。我还记得有人在下面这样评论了一句:你熬过了什么?我猛然语塞,实在找不出搪塞他的话,最后胡乱诹了一句:熬过了曾经的拥有和失去。回答完以后头冒冷汗,心跳加速,感觉如同说谎了一般,为何我会这样呢,大概是因为自己太过心虚,本就是个小毛丫头不说,哪里来得那么多感叹,又心底暗自不平,怎就不许我们多些惆怅了呢。可能年长些的人终究理解不了年轻人的那些无病呻吟吧,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群未经世事的孩子在那里博眼球罢了。
也罢,许是正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 中所写: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真正的愁怕是说不出来的,但愿我历尽千帆归来时,依旧是那个不屑于人情世故的少年。人生不易,各自珍惜,世间尽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