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臧克家在一个小饭馆吃饭,期间一个孩子突然摔倒在地,季羡林看到后赶忙帮忙扶起。
却被孩子妈妈误以为他在欺负自己的孩子,情急之下出口伤人:
“一个大人干嘛欺负小孩子,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跟你没完。”
季羡林听到此话,并没有反驳,也没有动气。
饭馆里的其他客人看不下去,纷纷指责女人不讲道理:“明明是你儿子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好心帮忙扶起来,你怎么还骂人家呢?”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明明是那位女士误会你了,她又骂你,你怎么就不生气,也不还嘴呢?”
季羡林笑笑说:“大家都看着呢,我又何须解释。”
臧克家听后,不禁心生敬意。
很赞同一句话:你的情绪里,藏着你的气度和人品。
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你就是优雅的;当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时,你就是成功的。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点烦心事,情绪不佳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想要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这三个不良措施千万不要犯:
1.经验性回避
很多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逃避,选择视而不见。
可逃避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痛苦加剧恶化。
正如许多酗酒者一样,为了躲避社会交往,选择酗酒度日,试图在酒精中消除悲伤,寻求满足。
殊不知,长久的沉溺于酒精,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抑郁和痛苦。
2.短期焦点
这类人在面对痛苦时,选择性把注意力转移,用当下能即时获得的放松来抗衡,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种做法短期内确实有效,能够缓解当时的痛苦,带来片刻的安宁。
但一小时,一天甚或一周后,那个问题依然存在,甚或更严重,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来解决。
3.敌意甚或攻击
遇到问题时,很多人往往会表现的很愤怒,可是越是用愤怒来解决问题,你就会越愤怒,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愤怒如同一个盖子,遮挡了许许多多的痛苦,但是它们并没有消失,只是潜藏在意识之下。
短期来看,愤怒应对问题的办法很有效果,可长久下来,敌意招致更多的敌意,攻击引来更多的回击,无穷无尽。
愿我们都可以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仆。
只有学会释放情绪,我们的人生才会过得更加从容舒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