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flag之读书50本,心得100+##欢迎大家监督
《摆渡人》这本书之前读过,总觉得不过瘾,现在再拿出来细读,又有新的收获和感悟。逐章细读,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请原谅我这个文笔不好的人吧。
第一章主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女主人公迪伦出场。这是一个周五的早晨(这是我的猜想,因为迪伦讲过今天课后要坐火车去看爸爸,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应该是周末时间去),迪伦是一个初中学生,正在和温柔男孩约会的美梦中被妈妈叫醒(这里也暗示了她和男主人公见面后,男主人公给她的温暖),发现自己即将迟到。妈妈责备她赖床,又顺便问了她去看望父亲的行李是否整理好,引出了对家庭环境的交代:妈妈在医院工作,需要倒班,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妈妈辛苦把迪伦拉扯大。也许正好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吧,妈妈对她的严格引发了想要自由的迪伦的不满,她想要以去看爸爸为由暂时逃脱妈妈的“控制”,而女儿对背叛自己的“负心汉”的好感,也引发了妈妈心中的隐痛。
在这样的冲突下,妈妈上班了,没有为迪伦准备早餐。迪伦起床,胡乱穿好校服(白衬衣,黑裙子,绿领带,很奇怪的搭配吧,这就是标准的校服款,打破了青春期女孩们爱美的幻想)准备出门,结果不小心把丝袜勾破了(这个小细节的描写,也说明了迪伦为了美,留了长指甲),她气急败坏地一把脱下丝袜,丢进垃圾桶。发现冰箱里没有任何可以带走吃的食物,迪伦赶紧冲出门,想着饭卡里的钱够她中午美食一顿,也就释然了。
没想到的是,居然下起了大雨,把她的白衬衣淋湿了,里面的胸罩贴在身上,而她正好在匆忙中胡乱地抓了一件深色内衣。本想用外套遮一下,无赖老师坚决不允许,要求她必须脱掉(可能只有看到大家都穿整齐划一的白衬衣,表明孩子们都没有标新立异,老师才觉得心安吧)。
在这样尴尬的情形下进入教室,自然没逃脱同学的嘲笑。懊恼中迪伦想起了她的闺蜜——那个因为父母离婚而转学的好友,她是绝对不会嘲笑迪伦的,可惜这个好友已不能陪在她身边。同班女同学讨论的都是如何美黑,如何引人注目,男同学都会通过尖叫,耍酷来嘲笑女孩子,这样的环境让迪伦觉得窒息。
妈妈的责备,老师的霸道和不近人情,同学的冷嘲热讽……这些都令迪伦感到窒息,增强了了她想要逃离的决心,引出了接下来的逃课去看爸爸的情节。
作者对细节和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把对背景的交代融入到生活场景中,没有一丝突兀的感觉。一个中二叛逆少女、一个必须赚钱养家养孩子的更年期妈妈,他们之间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闺蜜的转校,和其他同学“三观不合”,老师除了“命令”和“服从”,没有任何的“尊重”,再加上同学的嘲笑,让迪伦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尽管她并不是一个“坏学生”——即使是偶尔迟到,也从没有想过要逃学)。
青春期对于自由的渴望,真的是让我体会很深——想要冲出“重围”,却又无法打破困局的脆弱感,不可名状。学业的压力,让“逃离”的想法变得不可行。如果没有自己的朋友,那真的是连“吐槽”的树洞都没有了。突然觉得有点羡慕迪伦,好歹她还可以逃到爸爸那里,即使现实并不一定如意,一次短暂的逃离,也能让渴望自由的心灵得到充实。
作为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不敢想将来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怎样,因为现在就已经觉得很无力——我觉得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她并不“领情”,所以矛盾和冲突时时在上演。现在我还可以借助“家长权威”,“压制”孩子,将来呢?不知道她会不会用离家出走来“回报”我。昨晚给孩子讲了绘本《女王吉瑟拉》,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乘游轮出海,被冲到荒岛上后,沙沼狸热情为她服务,想要选她作为女王,女孩却对沙沼狸颐指气使,提出越来越过分的要求,最终在女王“加冕礼”上被推入大海的故事。当时问了孩子,觉得吉瑟拉哪里做得不好,她说做得太过分了,尤其是想要穿比基尼那段,践踏动物的尊严,甚至要牺牲“沙沼狸”的性命。很显然,孩子明白了问题在哪里。爸爸还当场演练了一番,很凶地对她说:写作业去。孩子听得脸色都变了。当爸爸换回温柔的口气,对她说:丫丫,你该写作业了。她立马爽快地答应了一声:好的。
无论对多大的孩子,哪怕是动物(比如绘本中的沙沼狸),“尊重”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只有学会了尊重孩子,才会赢得他的好感和配合。大道至简,希望我们都能尊重孩子,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