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大化你的人生体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肯定很难回答。你又是什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或许,你之所以是你,都是因为你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也就是你的人生体验。那怎么才能让“你”更加丰富,让你的人生更加有意义。也许就是,最大化你的人生体验。多经历,让这些体验更好的组成自己。
2、提早开始“投资”体验:体验这种事物,不仅会在经历当时带给你快乐,也会在后续的回忆中带给你快乐。所以越早开始体验,带给你快乐的总量就越多。而且人的精力是会有变化的,小时候很喜欢的东西,长大了可能就没有兴趣了。如果小时候这部分体验缺失,那么以后很难补得起来。同时,带给你得遗憾也会一直存在,甚至逐渐强化。所以,早点享受人生,减少遗憾。
3、以“死前归零”为目标:也就是说,要尽量避免“人死了,钱没花了”的情况发生。钱是用时间换来的,如果没有在人生结束之前这些钱用完,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浪费了自己的人生。那部分时间白白被“赚钱”给消耗了。
4、利用所有可能的工具实现“死前归零”:第一、计算自己剩余的生命。这有两点作用,一是帮助你更珍惜时间,二是有利于后续理财产品的选择。第二、合理利用年金、保险等金融工具,最小化”长寿风险“和”早亡风险“。要记住,虽然这里说的更多是钱,但是人生体验才是重要的,它不等于钱。
5、在钱能发挥最大作用时,将其交给子女或慈善机构:如果钱变成遗产,那么相当于在一个随机的时间,把随机的数量给一个有随机需求的人。不要这样做,为了发挥“遗产”的最大用处,最好是提前做好规划,究竟想要给子女留下一些什么,什么时间给最合适。另外,留给子女最好的遗产也未必是钱,要时刻把人生体验放在第一位。
6、不要随波逐流:人生需要平衡的三件事分别是健康、财富和时间。健康和财富都是先升后降,而时间是先降后升。必须合理规划这三者,防止在有时间的时候没有健康的身体,或者足够的金钱支持自己去体验;又或者因为忙于工作而白白让自己健康的时光溜走。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别人的生活不值得你去比较,走出自己的人生路吧。
7、将人生视作不同季节:人的一生虽然是有限的,但是因为跨度太长了,导致人们在当下很难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会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虚度光阴。正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更积极主动得掌控自己得人生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实现掌控自己人生的目标,我们可以把人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在每一阶段设立一些自己想要去体验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把时间进行拆分的方法,让“无限”变得“有限”,我们自然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记得,在设定想要体验的事务时,不要考虑金钱。钱很重要,实现很多体验都需要金钱,但在制定目标时讨论钱,实在过于打击自己的自信了。
8、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财富增长:不要让自己的财富一直增长,因为我们要实现“死前清零”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未来退休后可能需要的钱,倒退自己净资产达到顶峰的时间。在那个日期到来之后,你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花钱”上,而不是一味地存钱。
9、在没什么可以失去时,冒最大的险:越年轻,就应该越大胆。因为年轻的时候,时间还有多,拥有的东西也少,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带给你多大的伤害,大不了从头再来嘛。
整本书提出一个理念,也就是“死前归零”,尽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最大化的人生体验中,而不是身后留下许多财富和无尽的遗憾。这个理念的确和传统有很大的差距,初看下来让人难以接受。但读过之后可以感觉到整本书的对这一做法构建了完备的体系,也就是可以自圆其说。我认为,其实是否要听从作者的推荐,按照“死前归零”的方法过一生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给出的一些感知我们的生命,并努力生活的建议。人的一生很短,不过三万多天,但是对于仅能活在当下的我们,时间又似乎无限。我们总是感觉还有时间,总是感觉人生漫长,事实却是,过去的时间永远不会回来。所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