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2 20:58:16
最近云存储火得不行,火到什么程度?连我们公司都开始做了。
imap 115 Dropbox T盘 DBank 各种disk、各种box
ipad上的GoodReader已经原生支持MobileMe和Dropbox的同步了
我认为云存储可以按需求分为三类:备份、同步和分享。
备份可说是数字时代最原始的需求之一了。备份的对象通常是私人数据,文档、代码、照片之类的东西。这类东西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用户自己创造的,世上仅此一份,绝无分店;第二,它属于不想让别人看到的隐私,而不像我正在写的这些蛋疼的可以公开的文字。因为它的私有属性,所以为其建立副本的任务只能由用户亲自完成,也只有本人才拥有存取的权限。以前大家习惯放到U盘里,。
同步,多台设备,尤其是移动设备。备份的目的是,同步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取用,因为有了,同步的数据量往往比备份大得多。但随着云存储的普及,有实力的内容提供商都有播放列表之类的功能,多个用户可以同步同一份数据,这应该算是最经济的同步方式了,同步和共享的合体。
备份和同步的确有相似之处,就是都有一定的隐私性,都对数据的安全性有一定要求。备份不用多说了,同步的数据虽然丢了也不心疼,但如果某天你的手机不小心落到别人的手里,你平常喜欢泡什么论坛、听什么歌、看什么片都一览无余,是不是总归有点小不爽?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所有的口味。这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相比较于上面的两种需求,分享就要随意得多了。可供分享的对象都比较大众化,
对于分享类的需求,云存储和P2P可谓是天然的绝配。于是这些服务商也纷纷提供了支持P2P的下载工具,正如优酷和土豆当年推出iKu和飞速土豆一样。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大容量硬盘的作用,。受限于目前的带宽,高质量的音乐和视频还是只能存放在本地,但带宽瓶颈的打破是迟早的事,到那时就没用了。并且我大胆预测,带宽的增长速度很有可能会快过固态硬盘的普及速度,因此届时再追求终端存储器的大容量已经没有意义了,只需要一个差不多够用的,保证速度就行。在最近的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机械式硬盘的瓶颈效应。让人只需要备份最关键的私人数据即可,其余的资源都可以在云端找到,并且通常是多个云,
把这个事情做到极致的,毫无疑问是迅雷的离线下载。坊间传说,迅雷的会员服务器里拥有各式各样无穷无尽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笑什么笑,严肃点)。稀缺的冷门资源。事实上促使我成为迅雷会员的直接原因,就是我非常想要骡子上的那套中国铁道大纪行的纪录片,而自己挂机又几乎没有速度。
下载强迫症
低碳 边际成本
互联网周刊的封面故事实在是有失水准。几篇文章都不痛不痒的,没什么营养,更谈不上深度。其中某些不但不加引用地直接照抄别家的报道,抄的还是好几年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