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独自徒步,一件小事的发生让我记忆犹新。那天走了很长的路,天热口渴,从背包里拿出带的矿泉水,可那个盖子怎么也打不开,手都拧疼了也打不开,垫上毛巾拧,拿牙咬,怎么弄就是打不开,四周没人,越走越渴,嗓子干……过了很长时间遇到了一个人,过去请他帮忙打开了瓶盖,一声“谢谢”是从心里流淌出来……我坐下来,感受水的清凉。也体会心里那个被帮助后感谢的心情,感谢和水在身体里流动,心像湖水一样平静……
那一刻不由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想起了他们带我来到这个世界,在我人生长大的时光里,童年,少年,青年,成年,没有一个时刻不在给我帮助,他们能给的全部都给了我,还给了我那么多的人生体验,开心的、难过的、悲伤的、幸福的、失落的……所得到的数不尽数,而我从未想过要感谢他们……这个也是我想写回忆录的一个缘起,用记忆书写我心中的感恩,感谢。
从我出生到爸爸离开这个世界,他一直在那里看着我从一个6斤的小娃娃长大成人,而我却没有认真的看一看爸爸这个人。就让我慢慢的写一写我的爸爸,把心里的话用文字说一说吧。
我的爸爸他19岁当兵,转业后到工厂当了一名热处理工人,文化大革命后因病休息了几年,后来身体好些后又上班,干的是清扫大礼堂的工作。爸爸一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默默无闻,平平淡淡。是从不被人重视甚至不被看到的小人物。我是他的女儿,曾经对他的弱小有些看不起,但当我感受到自己内在的力量与丰富,理解了生命的内涵。我想对天上的爸爸说:你是我最好的爸爸,你的生命真诚美好,你以深厚的爱养育我长大成人。感恩!亲爱的爸爸!
上篇记录的故事发生在小时候的家,那是妈妈医院分的房子,在我初二的时候我们家搬到爸爸单位分的新楼房里了,单位近了,爸爸就重新上班了,厂里根据爸爸的身体状况以及需要,给他安排了一份新的工作---打扫大礼堂。
一,认真负责的爸爸
厂里有一个大礼堂,也就是一个电影院,有四十多排座椅,经常放映电影,一到了演电影的日子,广播里就说:晚上八点在礼堂放映什么电影,欢迎大家观看。到了晚上吃过晚饭,没事的人们就装上一兜子瓜子去礼堂看电影。这样每演完一场电影礼堂地上尽是人们嗑的瓜子皮,烟头,果皮……爸爸的工作是把这个场所打扫干净。
大礼堂不定时演电影,打扫工作就在演电影的后一天。爸爸早上过去先去用水管冲洗,然后等水干一干,再去用小扫帚一排排细致打扫,放假了我也会去和爸爸一起打扫,我才知道这个工作很不容易,每一个座椅下面都要扫干净,而扫出来的瓜子皮像小山堆一样的有好几堆,然后再去倒掉,就这样礼堂就干干净净了。这个工作虽然辛苦但我感觉爸爸干的很开心,因为我看他打扫完回来从没抱怨辛苦,还经常哼着歌。
每次我去看电影就想这样干净的环境是我爸爸打扫干净的,心里还有点小骄傲。这份打扫礼堂的工作,爸爸干了好多年,直到退休。
二,爱喝酒的朋友
爸爸平时话不多其实很热情,因为我看他出来进去常会和人们打招呼,熟悉的人还会开玩笑,他也有几个可以唠嗑的朋友,那是他喝酒的朋友……
和爸爸喝酒的人,最受欢迎的就是我叫刘会叔叔的人,他是我爸爸热处理车间的同事,我们家搬到爸爸单位,刘会叔叔就经常来家里和爸爸唠嗑,他们都爱喝酒,刘会叔叔爱说,爸爸爱听,就这样一盘咸菜一杯酒,一边喝酒一边听刘会叔叔讲天南地北的故事,爸爸常常是笑着听着。那时我感觉刘会叔叔很了不起,偶尔会问一个问题,比如北京离我们有多远啊?刘会叔叔就会给我也讲一讲……那时家里有什么坏了,有事情需要帮忙,爸爸就让我去找刘会叔叔,他是我们家人最信赖的朋友。
还有一个喝酒的朋友,就是我的五舅,五舅年轻时插队留在了异乡,五舅和妈妈很亲,每次回来探亲就住在我们家,五舅到来定是带着酒带着肉的,坐下来喝酒吃肉也诉说漂泊在外的生活,家长里短说一说心里感慨……五舅酒量大,我爸酒量小,我害怕爸爸喝多不想让他们多喝,有一次就趁他们不注意把酒倒掉兑了半瓶水,结果被发现了,五舅和爸爸都非常生气……
爸爸还会结识一些新朋友,这些朋友多数都是院里工地盖房子的工人。记得有一个叫“老修”的人,衣服很脏,身上全是土,脸上灰土土的,有很重的口音,但爸爸不嫌,经常叫他来家里喝酒,老修会帮助爸爸干一干院子里的活,除了老修还有一个叫“二梁”的人,也是工地的干活的人,老婆来看他没有地方住,爸爸把我家放东西的凉房腾出来让他们住。他们都叫爸爸“大哥”,给了爸爸很多的尊重。这两个朋友除了帮爸爸干一些院子里的活,就是和爸爸说说话。遗憾的是那时候的我太不懂事,看他们是干活的工人衣服不干净就嫌弃他们,对于他们来家里喝酒就更不愿意,但是又说不出来,表示不欢迎的方式就把门摔来摔去……爸爸没有说我,也许他能理解了我的心情,而我现在才理解了爸爸,他需要朋友,需要被倾听……
如果时光倒流,我想给爸爸和他的朋友们斟上一杯酒,让他们说个够……
三,热爱生活的爸爸
我们搬到楼房的第三年,爸爸说院子前面住平房的一个人因为孩子结婚想用两间平房换楼房,我爸爸想和那人换,说那个院子很大,可以种菜种树,而且过两年还会通暖气,我和妈妈弟弟都不想搬,但拗不过他最后还是搬到了两间平房里。
住到平房的爸爸特别开心,搬过去的第一年春天爸爸就在院子里翻地,分垅,我记得共分了七拢,种了几排西红柿,几排黄瓜,几排豆角,做好这些不容易,爸爸不会但他去找会的人问,前排的高大爷,聂叔叔都是爸爸的老师,经常过来指导,西红柿苗怎样掐枝,黄瓜怎样授粉等等。这样到了秋天我们吃到了自己种的蔬菜。到了平房的第二年,爸爸不知道从那买回三棵果树(一棵黄香蕉,一棵红苹果,一棵海棠)有了果树院子就不能大片的种菜了,后来又移栽了一棵葡萄树。就这样果树就成了院子里的风景,到了果树剪枝的时候会请种果树很有经验的谷大爷来帮忙,葡萄搭架子也是从找木头开始一点点学着弄好……爸爸按照学来的方法栽种,几年后我们的小院的果树就丰收了,秋天能结两筐苹果,好多葡萄……我们吃上了爸爸种的果实。感觉真好!
但我们谁也没有说过爸爸辛苦啦,或者说感谢他换房子的选择。
冬天下雪了,院子里被雪覆盖,树上落了很多麻雀,飞来找吃的,爸爸就在一个盖帘上撒上小米,再支起一个塞子,套鸟,那是爸爸平淡生活里的小乐趣。
我还记得每天下学回家推开院门,就看到爸爸总站在窗户前,像是在等待着我们归来。
四,对妈妈爱的表达
我以前对爸爸很多的抱怨,说他对妈妈不好,老对妈妈发脾气,不爱妈妈,到老了还让妈妈照顾了十多年……
但通过书写我回忆起来,爸爸爱妈妈的方式和我想的不同,他不会说好听的话,也没钱给妈妈买什么物品,再加上他脾气不好,所以这一切他都不会。尽管这样爸爸对妈妈的爱也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搬家后,妈妈上班就远了。早上很早就上班走了,晚上很晚才能回来。一天家里的事情都是爸爸在操劳,做饭也是爸爸的事。他的蒸馒头,炒菜,做面条,做汤都好吃。
但是我们中午下课回来。我们的饭很清淡,从没有让人惊喜的饭菜,爸爸常对我们说:中午凑乎饭啊。但是,到了晚上,妈妈下班了,我们的晚餐就是特别丰富,好吃的饭都留到了晚上。原来爸爸会计划一天我们吃什么,什么时间吃。到后来我们吃饭有了一个习惯,等妈妈下班,有时都八点了,也是等妈妈回来一起吃。
写到这里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的爸爸是爱妈妈的。我妈妈给爸爸的照顾不是我以为的单方面的付出,而是爱的流动。
感恩我有一个脾气不好但很温暖的爸爸,他的爱深藏心底。
我是赵文利,用心记录点滴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