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假期结束第一天,上午看了一会书,是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系列中的一本,名字是《沉重的翅膀》。
主要讲的是1979年国家开始四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事情,里面的人物繁多,每一节都可能突然出现一个新的人物,跟上面一节的关系或者紧密或者压根就看不出来啥关系,很是跳脱。
这个系列的书我已经看了五六本了,比如《暗算》、《黄雀记》、《推拿》、《天行者》等等。
为了进入状态,今天先写故事,明天再开始申请采访对象,争取尽快把这个月的稿子完成。
今天的简书打卡回忆一下大哥在饭桌上给我们讲的,他小时候做过的那些坏事吧!
大哥上学时(初中?)每天早餐可以吃下八个大肉包,但是家里穷吃不起,所以他钻了个空子。
那时他起得早,出去跑完步回到学校时,第一笼肉包已经做好了,食堂打饭的师傅还没来上班,做饭的师傅姓马。而那时早饭是记账月结的,吃多少都记在本子上。
于是大哥对马师傅说,拿四个肉包。马师傅在本子上记下名字日期和4个肉包。
下早自习后,大哥跟着同学们去食堂,对着打饭的X师傅说一句“来四个肉包,帐我已经记上去了”。X师傅一看本子,果然记好了,于是大哥就吃到了8个肉包。
还有吃牛肉面的故事(高中?)。餐馆里的牛肉面让大哥馋得不行,可是吃不起,那时候吃饭都需要拿钱买好餐票,再用餐票去买饭。
而餐票是学校从印刷厂订的,正面是面值,反面是学校规定。大哥为了吃牛肉面,跑去印刷厂花一块钱买好多背面空白,正面是一元面值的餐票,说自己家是开餐馆的,父母让他来买。
这种话人家也信了。。。。。。
回来后他把自己买的几毛钱的餐票小心翼翼地割开,然后把一元餐票的正面割下来,贴在原先几毛钱的餐票上。
靠这一招,他吃了几年的牛肉面,偶尔还能请兄弟吃一顿。但是他有分寸,从来不会把自己制作的假餐票拿去卖钱,只是给自己解馋。
还有一个是上学时要交借读费,每个学期300块钱,对于我家那种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记得小学时我要交10块钱,都能让爸妈发愁好几天,最后找别人借的)
但是那时候的流程有漏洞,学生拿着登记表先去找会计交钱,盖章,然后才去报名。但会计盖的章是私章。
大哥找到已经交费的好哥们,把登记表要过来,拿到学校门口找人刻了一个章,对老板说自己弄掉了父母的章,要被打死了,老板同情他,没收他钱免费做了个章。然后他再去文具店花钱买了印泥,居然成功地糊弄了两年。
大哥把剩下的钱还给了爸爸,说自己学习成绩太好,学校免收了。为了不露馅,他还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好哥们,因为那哥们家比我家还穷,勒紧裤腰带才交的借读费。而且好哥们跟我家住隔壁。
那年头,为了口吃的,大哥也是想方设法了,在乡下读书的那几年,还组织了一个小组,去偷橘园的橘子,还只偷规模大的橘园,不碰小橘园。他还规定早上五点前不管偷没偷到,都必须撤退,不贪心的结果就是他的小组从没被人逮到过。
偷橘子,还偷学校食堂养的鸡,嘴馋了就去偷,一次只偷一只,坚决不多偷。
不得不说,这脑子灵活真的是天生的,我二哥跟我就是老实人,想都没想过要做这些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