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星期五,我们的鲁迅大剧终于迎来了最终的演出和谢幕。一年中的所有辛酸、困难和挫折,仿佛就在这一刻获得了解放,得到了回报,而随着激动和快乐逐渐沉静,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开始慢慢浮现了出来:这部鲁迅的演出,到底给了我什么?我的演剧前后又到底有何变化呢?
我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回答:
首先是在文化方面,由于整部《鲁迅》戏剧主要讲的就是中国那段令人谈之色变的屈辱历史中以鲁迅等一系列人物为首的革命家的艰辛寻路之旅,所以在演出完整部剧本之后,我理所应当的对那一段惨淡的中华岁月有了一份全新的认识又或者说更加细致的认识:
以前的我,一谈起民国时期,差不多只能想起一些在后世留下了轰轰烈烈的历史痕迹的大事件,比如辛亥革命、北伐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像孙中山等后世闻名的革命烈士。认为整个中国历史其实都只是由几个历史的弄潮儿所带领的,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历史的变革,所以他们也就代表了历史。但现在再提起民国,映入眼帘的却大抵不是这些历史关键转折点,而是那些在关键转折点之后默默付出,燃尽自己身上的最后一丝能量为后来者引路的引路人,并终于看到了个别时代弄潮儿和光纤亮丽的成就者背后,是千千万万的无名无姓的牺牲。进而,这些完全不惧生死的精神和意志,这种身处明暗之间的决绝,也无疑在我的心灵里产生了很强烈的激荡,让我看待世界和人心的角度和之前产生了一丝的转变。
而其次,这部戏剧给我带来的改变则便都是综合能力方面的了:先是在剧本创作的开头,因为我选择加入了剧本创作组进行创作,并且最终为我们的初稿基本上贡献了大概一万多字的剧情(虽然这一万字剧情到最终稿的时候好像只采取了两三百字…)无论如何,可以不持怀疑的说,这提升了我的部分架构基本的能力和整体思维,并让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文笔不精的问题。之后,在剧本写完之后的排练、竞选中,我又出于偶然抑或是必然,像简漏一样捡到了第一和第二幕的主角鲁迅,在着实度过了一段感觉自己怎么演都演不好,怀疑人生的崩溃过程之后,终于感觉自己真的能够在有时候进入角色,感受到自己所演出的这个角色本身的情绪然后融入其中,相比于之前在台上读词的尴尬,倒也还取得了一个相对来说有进步的演出效果。
最后的最后,在整个原创剧本的完成过程当中,我亲眼见证了一个真正能够做事的集体是如何运作的,该写剧本的人写剧本,该整服装的人整服装,该进行宣传文案的人进行宣传,社团中的每一个人都分工合作,负责好自己负责的领域,就像一个一个小拼图一版,将原创剧本这么个极难完成的任务拼接完成了。这让本来有点喜欢单打独斗并且某些时候不是很容易合作的我见证了团队的力量。也许人类社会就是需要这般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披荆斩棘,取得进步的吧?
总而言之,这次鲁迅的演出带给我的提升是全方面的,无论是在文化还是在综合,都给了我不容小窥的影响,我也将妥善利用这些在认知上我其他方面的改变,继续走好自己的路,承接鲁迅一代人留下来的薪火,终究在没有黑暗的地方见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