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与自省】
1、晨起完成10公里基础跑,有段时间没跑中长距离了。春天的阳光温暖而不燥热,红白相间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河边柳树的新芽在慢慢长大,前些日子盛开的梅花凋凌,嫩绿的叶子油然而生。感受到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了预示着欣欣向荣的意境。人生也是如此,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挫折,都只是一时的变化,扛过去就会是另一番别有洞天的场域。
2、晨跑中听了《你想少出怎样的人生》,值得反复研读。作为人,在贫穷的困境中不该看低自己,在富裕的生活中也不要自以为是。自始至终,我们都必须着眼于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如果还因贫穷而自卑,就证明作为人还远未合格。和稻盛先生的“作为人,何为正确”一脉相承,或许当今世界很多人都在追逐名利,但还是要时时守住自己的初心,增长慧命。
3、晚上继续读《佛陀传》,非常多精典的启示,和自己现有的状态是一个对境。提到十二因缘,即有死之念是因有生之念,这些妄念来自有独立个体的“我”的妄见。我的妄见来自于执取。执取的产生,是因为有爱欲。有爱欲是因为看不清感受的真性。看不清感受的真性,是因为我们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是因为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是因为我们的心有起心动念。心的起心动念,是因为无明所致。因缘之间相互牵引,密切相关。即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无明仍是十二因缘之因。
【知感悟行】
知:近来身心都在经历一场磨砺,在不断的自我觉察,也在回看内在的起伏变化。身和心是一体的,当心的起心动念在发生变化时,身体会有明显的感受。
感:身心是不分家的,身体是内在的一个外在对境。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当内在有什么样的想法时,会通过外在的相反应出来。外在的相也会影响内在的起心动念。想要有一个身心自在,要内外兼修。
悟:“事上练,心上磨,致良知”。凡事都要在事上磨炼,而不是单纯的冥思苦想和闭门修身养性。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的起心动念最为关键,每个善、恶的念头,比真正的行为更值得被挖掘。不注意从思想念头上克服不善的念头,就会升起各种恶的行为。
行:正如《水知道答案》书中的实验一样,人体70%都是由水份构成的。当不同的情绪升起时,就会对身体的水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影响身体的风水。起头动念是源头,犹如汨汨而出的井水。想要身体状态有所变化,就要从调整起心动念的念头开始。去往积极、正向、健康、阳光的方向多考虑,远离负面、消极、阴暗、低沉。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局势下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因为这才是人一生修身最大的福田。
【感恩】
1、感恩生命中最近发生的事,遇到的各种人,自我的内在情绪。有非常多的看见和观照,正如弹簧只有被压下,才可以弹得更高。坑越大,爬出来才会更有成长。要借着这次的经历,去磨练自我的心性,这是一次自我的蜕变,也是一次突破卡点的最好时机。
2、感恩家人的包容、理解、接纳,人性犹如地球一样,即有阳光也有阴暗面。有时朝向家人的会是阴暗面,这是一种伤害。不要把自己阳光积极的一面消耗在工作、朋友等外在,而是要面向生活、家人。正是因为无私的爱,才能让自我的智慧不断增长。
3、一个人最好的活法:迷茫时读书,焦虑时运动,独处时蓄力。只要持有积极的态度,不断努力,采用正确的方法,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拥有逆风翻盘的能力。 正如顾诚讲的“你是一朵花,才觉得春天永远离开你;如果你是春天,就永远有花。”。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