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44949/e34b10f90b10ae58.jpg)
凯心汇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成为“你身边的成长共同体”,“与你一起总学、总思、总写”。
在我爱来,身边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还可以是网路上的。因为这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来如此简单和便捷,如果说成本的话,连接成本基本为零。
在我的简书关注里,网络上,有一位年轻的朋友事迹,却时时激励着我,阅读着他们的文字,感觉每一天他就在自己的身边。
他就是河南张宏涛,一位80后,专注家庭教育领域,已在专业上取得了不少成就。这不算奇怪,让人奇怪的是他开辟的一种独特的生活状态,“身在穷乡僻壤,客居深北上广,每天足不出户,服务全靠上网”。
对,他住在河南农村,通过一条网络与世界相连,目前经营着七个收费的QQ群,客户大都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包括海外的如欧洲、北美、非洲也是有的。而2017年仅一年的时间,这哥们一年讲座了308次,写作200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4949/7a52039b8a9ba992.jpg)
2016年底在北京参加橙子学院活动时,我见过张宏涛,胖胖的,满脸的憨厚相,一笑,眼睛象没有了似的,象极了我老家(我也是河南的)的哪些纯朴后生。那天他介绍自己经历时,引起了大家的啧啧称奇,成了那个活动上为数不多的星星之一,走到哪儿,身边都围着一群问东问西的更年轻的粉丝。
当然,他说的仍是河南普通话,他说他正在练习说好普通话。
他的事迹让我引起强烈共鸣,原因是很多事我也曾想过,但我是想了想而已,而他是做到了。
一是他的专业。专注家庭教育,精进不已。 专注,再专注一些,对自己仍是一个需要摸索的课题,服务谁,为了谁,这是个宗旨问题。
二是他经营了七个群。很多是有了想法就行动并建立起了的,让我意外的是他还有一个“心灵绽放减肥群”,他意识到自己该减肥了,想找一些人一块减,于是就有了这个群,竟然还招到了不少人。建个群,找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点都不费劲。
三是在得到的学习。他建立了李笑来学习群和刘润5商学习研讨群,这也是我以前想过的,得到上可以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效率不高,我也渴望学伴,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
四是他坚持写育儿日记。记录的非常琐碎,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也在记录孩子的成长,相比之下,写的还是太少了。
五是他还有一个自传写作群。为家族写自传也是我蓄谋已久的企图,今年一定要完成这个计划。
当然,每个人生活中不同的环境下,在着不同的生活轨迹,很多选择也是综合权衡之后的结果,我们俩也不可能完全类比,但从张宏涛的生活,至少可以带来如下三点启发。
1、你那有那么勤奋,这个世上比你勤奋的人多了。
拿我本人来说,感觉仍有大量的时间没的充分利用起来,如工作上要更有计划性,注意力仍消散在一些“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第IV象限里,甚至也出现的有大把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了,或者说成效不高。
还有,这一段,早起有所松弛,无论如何,还是要早起。工作上出现的一些闲暇时间,少扯蛋一些,多一些自己影响圈的事儿。
2、时代的工具、趋势都在这儿,你并没有很好利用起来。
简单地说,这个时代下,连接到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感兴趣的事儿,从未如些容易过。我目前想做的社群还不能停留在自嗨休闲型,对我来讲,做社群其实是一种试验,也是一种人生挑战,在这个连接的时代,看一看自己到底能连接到谁,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能量。
生活无处不产品,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可以先从自己想做的社群开始。
3、环境不是问题,关键你是否在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
樊登还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就开始做樊登读书会了,2017年的一个促销活动,轻轻松松就收到了1个亿。写出《三体》的刘慈欣,至今还是山西娘子关电厂上班,做着自己的水试验。河南的张宏涛宅在农村老家,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正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作家梦。
人生没有必要动不动就破釜沉舟、孤注一掷,那不是勇气,那是在冒傻。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都有让自己过得很好的能力。无论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你都能听到自己滋滋生长的声音。
这是人生的抗逆力,也是人生的ABZ,而核心是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从生活中获得反弹的力量,一次比一次看得更远,蹦的更高。
基于如上理解,近期把如下几个事做好:
一是工作上的研究,加大工程产品化思路研究,推进项目管理知识在公司的普及,每季度至少一篇业务研讨性论文;
二是进一步琢磨和升级社群玩法,策划年后第一次线下活动;
三是办好春节期间的家族聚会,收集家族故事资料,着手家族自传的输出。
无论无时,无论何地,都要象张宏涛那样,一直在“总学、总思、总写”。
了解更多张宏涛见其简书号河南张宏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