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十)- 社会心理学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十)- 社会心理学

作者: 如炬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0:14 被阅读0次

    本文复盘《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最后一个专题,关于“社会心理学”的4项研究。

    研究1 斯坦福监狱实验

    大多数人应该都看过类似“监狱风云”之类的描述监狱生活的电影。被虐待的犯人、暴力的狱警、糟糕的生活环境几乎成了监狱的代名词,那是一个所有人都不愿意卷入的地方。

    令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监狱中的囚犯和狱警,原本就是与常人不一样,还是因为监狱的环境改变了他们?

    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同事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大楼的地下室设计了一个“虚拟监狱”,对此开展了研究。津巴多的假设是:“相对于人的内在性情和天性,周围的环境和情境会更强有力地影响人的行为”。他主张,尽管我们拥有某些特定的遗传或内在行为倾向,但是强大的环境会战胜这些内在倾向,并导致我们做出一些与平时的自己截然不同的行为。

    为了确保试验的有效性,津巴多和同事进行了精心地设计:

    - 创造尽可能类似于监狱的情境。他们请来一个曾经坐过15年牢的前犯罪作为顾问,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造成一所“监狱”,牢房的布局、小黑屋、活动空间等应有尽有。

    - 谨慎挑选被试。在保证被试知情、同意的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以排除有心理问题和犯罪前科的志愿者,最终从100名志愿者中选出了2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之后,通过投掷硬币的方式随机将这些人分成“看守”和“囚犯”,尽可能保障两组被试在一开始时是同质。

    - 分组完成后,被分配为“囚犯”的被试在家里以“抢劫罪”被逮捕,警察搜查、手铐、警笛、警灯、指纹采集、蒙眼、搜身、气雾喷雾器除虱、囚服等等,一应俱全,如假包换。

    实验进行了几天后,一些出人意料的行为出现了。这些“囚犯”和“看守”身上的真正特性和人格似乎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被要求扮演的角色:

    守卫开始折磨囚犯,很享受由自己的地位所带来的权力。人类的价值被搁置,本性中最底层、最丑陋的病态面显露了出来。

    囚犯则忘记了他们拥有的自由意志,变成了卑屈顺从、失去人性的机器人。其实他们随时可以直接退出研究,但是并没有这么做。在申请假释或释放被驳回后,他们仅仅是沮丧而顺从地回到了牢房。其中,有五个人的情绪情绪崩溃和应激反应非常强烈,变得抑郁、无法清晰思考甚至绝食。

    甚至连津巴多本人也时常忘记他在负责一项科学研究,而是不自觉地进入“监狱主管”的角色。原本计划持续两周的研究,在第6天就终止了。因为模拟的监狱的情境太强大了,以至于以惊人的方式变成了现实。实验人员和随机指派的大学生不复存在,逐渐成为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变成囚犯、守卫和监狱长!

    点评:津巴多的研究表明,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看到的不可思议的行为(比如最近中兴研发人员坠楼事件),也许很大程度是环境的“磁场”带来的影响。外人看起来不能理解,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是该环境下无法摆脱的选择...

    研究2 从众的力量

    从上个研究我们了解到,环境对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团队或群体是人们经常面对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人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答案是:从众。

    这里的从众是指当人们成为某个团体的成员时,其行为常常追随团队的某种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当你正处于一个群体之中,群体中的每个人都那样做,所以你也就跟随着那样做了。从众对人们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令我们的行为偏离自身的驱动力,做出一些原本不可能做的事。

    从众有多方面,比如态度、伦理、道德、信仰体系等。所罗门·阿希从知觉的角度(所看、所听、所尝、所触)对从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供了这方面的大量新信息。其中一个出名的视觉实验如下:

    每次向被试展示一对卡片,其中一张卡片画着三条不同长度的直线,另外一张画着一条与第一张卡片长度一样的直线。被试被安排与另外7个人(实际为实验人员)坐成一排。实验人员每次呈现一对卡片,要求在场的8个人指出画有一条直线的那张卡片与另外一张卡片中哪一条直线一样长,被试每次都被安排在最后回答。

    前两轮,7个实验人员和被试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一切进展顺利。到第三轮时,真正的实验开始了,7名实验人员按照预先的约定,选择了错误的答案,而且是选择了同一个的错误线条。接下来,被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实验结果显示,约有75%的人至少有一次与团队的不正确共识保持了一致,被试服从团体做出错误回答的次数约1/3。团队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得到了清楚的体现!

    阿希的研究结果在两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首次清楚而科学地证明了社会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力

    - 该项早期的研究引起了大量后续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从众效应的了解。

    以下是这些后续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发现:

    - 社会支持。阿希对同样的研究做了细微的变动,使其中一名助手在测试条件下给出正确地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仅有5%的被试同意团体的一致性意见。也就是说人们只需要一个同盟者就能“立场坚定”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影响。

    -团队吸引力及团队的归属感。个体越为某一个团队所吸引,对这一团队越有归属感,越有可能顺应该团队的态度和行为。

    - 团队的规模。从众的倾向性随着团队规模增加而提高,但是仅限于人员6~7个的团队。当团队规模超过这个数时,从众效应不再增高。

    - 性别。 早期研究指出女人似乎比男人更有从众倾向,但是在更好的控制条件下,并未发现从众行为有性别差异。

    - 文化。文化从众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比如日本、印度,人们的从众行为都远远多于具有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

    点评:不管出于归属感、压力或者面子等原因,团队产生的从众倾向不容忽视。所以很多意见表达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相对来说能得出真实的结果。

    研究3 你会伸出援手吗?

    本研究是关于著名的“吉诺维斯谋杀事件”背后的“旁观者干预”和“责任扩散”效应。

    1964年的一天,一位年轻女士凯蒂·吉诺维斯在她的曼哈顿酒吧营业结束后返回公寓,当她下车朝公寓方向走的时候,遭到了一名持刀男子袭击。她大喊救命,一个邻居从窗口大声警告那个男子。男子稍微离开了一下,但是又返回来袭击她。可怜的吉诺维斯一直喊救命直到有人报警。警察在2两分钟后便赶到了现场,但是吉诺维斯当时已经死了。警察在事后调查时发现,整个袭击行为持续了35分钟,公寓周围共有38个人目睹了这一袭击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警!

    这件事情在纽约乃至整个美国引起了轰动。如果当时有人能早些向吉诺维斯伸出援手的话,她或许就能幸免于难。报纸、舆论都在谴责现代城市人们之间的冷漠,谴责人类的本性。

    该事件自然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他们想了解阻止人们对受害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因素。约翰·达利和比勃·拉特内就是两位研究这些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家,他们把这种在突发事件中的帮助他人行为称为“旁观者干预”。

    常识可能告诉我们,在一件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场的旁观者数量越多,他们干预的可能性就越大。达利和拉特内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们指出,现场人越多时,出手援助的可能性就越小。人们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并不是因为感情冷漠或人性冷漠,而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而降低了任何一个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和责任,存在一种“责任扩散”的现象。也就是说,当突发现场只有一个人,不伸出援手的责任、内疚感、尴尬感比较强烈;而当现场人数众多时,每个人的责任被分散了。每个人都觉得他人会出手帮助。结果每个人都没有行动。

    达利和拉特内通过研究证实了他们的观点:随着在场人数越多,被试为他们提供的援助可能性越小。旁观者效应的确存在,而且无关人性,只是因为群体的存在,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点评:旁观者效应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可是他就是真实存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在微信群里@所有人时几乎没什么反应,而@特定人时,效果会好很多。下次当我们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时,应该警惕旁观者效应。而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果断地向某个具体的人提出帮助。

    研究4 无条件服从

    如果一个权威人士命令你对另外一个人施加电压为350伏的电压,原因仅仅是因为对方在回答多项选择题时答错了。你会听从命令吗?

    应该没有人会这样做,而且如果有人这样做了,你一定会觉得他/她是残酷的人或虐待狂。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开展的关于权威服从方面的研究,却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果。该项研究在整个心理学史上极负盛名,它几乎在每一本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都会被提及。

    米尔格拉姆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人类服从权威的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是同情。虽然很多人从未有伤害过别人的想法,但是他们在权威人士的命令下,很有可能会对受害人做出伤害行为。

    通过实验,米尔格拉姆模拟了一个情景。在该情境下,当学生(由研究人员扮演)针对某个问题回答错误时,教师(也由研究人员扮演)要求被试对这些学生施加电压,电压从30伏一直增加到最高450伏(实际并没有人被施加电压,只是假装被电到后的痛苦表情和动作)。实验结果让人惊讶,在权威人士的命令下,几乎所有的被试都将电压提升到300伏的水平,直到学生猛击墙壁,要求离开实验室。40个被试中有26名使用了最高电压!

    点评:尽管受到一些非议,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为人们服从权威的倾向提供了强有力地证明。对权威的迷信和服从容易让人失去独立判断能力,我们应该保持对权威敬畏和批判的态度,防止一开始就落入“服从权威”的圈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十)- 社会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bp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