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Barcode 阿湶 Barcode 阿湶 今天
如果每天都焦头烂额,需要停下来思考。
精要主义的三种核心思维模式 :
1、选择,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2、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3、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生活还是是工作,我们都在做出取舍,人生需要不断的断舍离,正确的认识自己,权衡利弊,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民国时期林语堂先生说:“生之智慧,在于摒弃不必要之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同时专注两件事情,因此,要潇洒地活在当下,必须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列出一个排列优先顺序的人生清单,把遥不可及的未来清除出去。
只做好当下的事情,让生活更加幸福。
然而,转变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我们要逐步做一些有意为之的选择,让精要主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少,但更好”的原则逐渐渗入生活当中,从而使我们更加有意义地活着,幸福感油然而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2071/f2e26d73b3f1d620.jpg)
古代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进身的唯一途径,有的人究其一生也只能混个秀才,而曾国藩早年七次秀才都名落孙山,为何考中秀才后却能在数年内进士及第呢?
曾国藩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笨人,跟天才一点关系都没有,当时读书时,同届的很多年轻人早早就考过了秀才,每逢考试都会嘲笑考了多年都是还是白身的曾氏父子。可到了现在曾国藩已经高中进士,而自认为天才的他们却还是个秀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42071/b4b5ac62ed62072b.jpg)
究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曾国藩在自己总结时谈到,自己年轻时读书方法是十分笨拙的,因为笨拙他不懂得走捷径,只是一条道走到黑一般的死记硬背。
第六次考完还被主考官把曾国藩的考卷当反面教材公布张贴。主考官说他文章词藻可以,但是文理不通。
使他被敲醒,认真总结分析了自己的问题。
不重复之前的老路,从之前的学习中跳出来,修改自己学习方法,加之他的基础打的十分牢靠,每篇经义都能牢记在心,当他掌握了八股文章正确的写作构架时,注意了文理表达,后来的创作文章自然而然的就能达到较高水平。
总结:
有时候也需要总结自己一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原因,让自己今后走的更稳更远。
只是分析和列出才能反过来指导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果能从错误问题中跳将出来看,所谓的大问题也会变成小问题的。方法总比问题多,考虑问题还是要用开放的思维。而不是走思维的闭环,让路越走越窄。
2020年5月15日
Barcode 阿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