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在今天这个时代,在盲目房地产房地产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开始慢慢走向金融和创造财富之路,也就是说,需要依靠自己的认知来赚钱。认知就是你自己对一个东西的理解和见解,怎么看的,有一套能说服他能的逻辑。先不谈这个认知的问题,后面有空再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以前的投资方法
之前可能有人是依靠认知在房地产赚钱的,但99%的人却不是,有些人是到了那个年纪需要买房,然后就买了,后面几年后发现赚了,就开始第二套第三套,都是被时代或者身边的人推着,而现在明显已经过了那个下手就能赚钱的年代了。而且,中国从去年进入万元美金时代,虽然说贫富差距比较大,总体来说,国家的经济实力在这里,后续需要依靠金融、科技和制造业相互作用发展。而在这个转折点,投资的需求就会比较旺盛,特别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尽管房地产已经榨干了普通家庭的收入,这从长远来说(5-10年),在除了房地产以外的领域投资需求依然会增长。
现在的投资方法
普通人能够投资的方向,从国外的经历来说,无非那几条。
资产大的会考虑私募、信托、VC,也有期货的,还有就是投资实体,做生意;
资产还过得去的,风险承受能力好可以的,或考虑 股票、期货和黄金;
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只想赚一些零花钱、旅游费用、养老钱,或者抵制通货膨胀,可选择的有只有公募基金、股票、银行理财。
至于B站的半佛非常抵制股票这个事,暂时讨论,只是我觉得,像金融(股票、信托等)工具本身没有对错,就像菜刀一样,可以是切菜,也可以伤人,关键还是看用它的人怎么看。也就是说,你不要依赖股票、基金来实现赚钱,我说的赚钱指不工作,完全坐着收钱那种,除非你是亿万富豪,那可能可以的。
投资理念
首先你要明白,你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我是这样想的。投资股票基金是来抵制通货膨胀,顺便赚些小钱,那么你就买基金就可以了;如果你是想赚钱比银行或者基金高些收益,但是也不是那么的夸张,那么可能会考虑股票,而对于股票这个东西,要明白一件事,你买股票其实就是买公司的一份资产,关键还是得看公司收益,公司的产品和创新力,是否可持续,这本身是需要很深的学问和研究,而大多数人可能就是追涨杀跌,最后来说不行,这其实就像买西瓜,有经验和知识的人会买到又甜又有水分的西瓜,不懂的人有时候就会是概率性的,而且没有规律。更重一点的是,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不是很完善,制度不健全,处罚力度欠佳,又加重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所以多数人想赚钱就更难了。
最后说一句,即使是买基金这种东西,有能赚得多的,也有赚得少的,也有亏钱的。亏钱一般不会亏太多,赚钱就有赚得多和赚的少的,这就是你的认知。
市场观点
市场有这么一段话,你赚的都是你认知范围以内的钱,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的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这段话虽然有些鸡汤味道,但是说明了一个事实,你的认知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