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事终于来了。用了两年的墨条只剩下一粒花生米大小的样子。每次磨墨总是力不从心,要么手指染墨,要么墨汁色浅。配备的竹板夹,也无法夹住这一粒墨,更别说磨墨了。
笔墨纸砚,对于写字的人来说,少了哪一样都不行。墨分为成品墨汁和墨块,一般来说初学者从经济实用而言,不用选太好的墨,平时练字用墨汁也可以,用墨块磨墨也可以。我从决心再次练字开始,就用墨块磨墨,便不再用成品墨汁了。

磨墨是一种仪式,能让人从纷杂的平常生活中沉静下来。这个仪式不能省略,磨墨就是一个转折过程,在磨墨的短暂时间里,脱离手机,思想回归,目光回归。还有一点最最好,磨出的墨汁又比成品墨更细腻更光滑呢。
墨块分为两大类,油烟墨和松烟墨。
油烟墨是用油烧制的。主要是桐油,有时候也用麻油,猪油等烧出油灰。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油烟墨质地优良,坚实细腻,特别乌黑发光。清代《三希堂法帖》,第一遍拓帖的拓本,字体乌黑发亮。称为“乌金拓”。这是用了上好的油烟墨所致。一般人用作书写时,不能用新作的油烟墨,最好用旧墨,也就是存放一段时间后,胶退掉一些的墨,书写效果会更好。
松烟墨是用松树枝烧烟,再配用胶料,香料制作成。它的颜色也是乌黑的,但是缺少光泽。相比油烟墨,松烟墨的胶比较轻。
这个道理一般人都懂,可是一块黑色墨锭,再怎么看都是黑乎乎的,难以一眼区分到底是油烟墨还是松烟墨。更何况,我身边很少有人用这个。
我从前也胡乱买些墨条,或网购,或者实地到古徽州胡开文油墨厂购买。扒拉出一条写着贡墨字眼的墨条,个头最大。由于购买时间较久,我已记不得这条墨在哪里买的,但个头大,顶用。
这条墨费了我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来磨墨,但第一个字下笔就显现出颜色不足。等到字体稍微挥发水分后,笔画四周有明显水渍。

朋友中有写书法的,但未必用墨锭;有用墨的,但他们是用来画画的;更多的是既不画画也不写字。电子时代,还有多少人用墨呢?询问朋友圈后,一位老邻居说南京东路朵云轩有卖,当属正品。一位画家推荐了另一家书画室,经联系,书画室老板本人就是一位常用墨的行家,书画作品用墨多用磨墨,色正且保存时间久。
新启用的墨锭显然有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有朋友帮助让我信心倍增。这是好事,文字文化依然有它的天地,它就在我们身边,并没有被电子世界封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墨锭,却能让人看到更多东西。我喜欢这座城市,这个城市海纳百川,能遇见各个领域内的朋友,还能见到更高的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