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自己有点对自己有点理论至上,执行懈怠的倾向。
有人说:人的一辈子就是在找到自己,我一直都很赞同。同时,我觉得真的能把他领悟和说明,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非常少的人能做到的。
今天对于生命和小我有了点新的认识,赶紧输出出来。
话说,工作时候飞来一只七星瓢虫,落在我的眼镜上。我轻轻拿起眼镜。她并没有飞走,而是在眼睛框和眼睛腿上来回走,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我持续更换眼镜的位置,好让她一直行走,却不离开眼镜。我感觉这个时候的我很高大,可以以一个巨人的视角去看她的行走路径,她的行走路径都在我的眼镜上。这个“矮子”来来回回走却并没有真正的产生多大的位移,但是她自己却很然不知,想到这我竟然心中窃喜看清了她路径。
将心比心,人的渺小不得不让我猜疑,人是不是也是一个“七星瓢虫”,行走的路径会不会是被设计出来的。有一个巨人把“眼镜”放在面前,眼镜的位置来回切换,然后人来来回回走巨人设置的路径。但是自己却时常不知道自己身处和境地,前路在哪里。人能做的只能来来回回的走。换句话说:你现在的一切以及你当下的境地,包括感受都是又存在的原因的。
这里不说大,聚焦两个原理:
1.我们活得很痛苦很开心的这些感受,都是我们一个时刻的片面感受。
2.很多时候,我们人是因为承受住了痛苦还坚持前行,才成就了后天的我们。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生存的的空间里没有让我们现在就变成巨人,看见自己的一生,而是留给了我们很多留白,是因为我们现在就看见了可能我们就不敢前行了。同时也是因为我们还有所不能的事情。在没有具足这些所不能的事情之前我们就是在来来回回,不停歇的走,必须要不断经历路途中的颠簸。而那些颠簸可能就是巨人设计的路径,这个路径的都是修身心性的过程。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放下对问题的执念,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问题与机会是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的,与其追求外物的刺激,收到外物的影响,不如多问问自己内心的声音。惟有心灵才能看清本质,尊崇本心,感受感知的存在更加真实。
就在刚刚,一学员和我交流关于“累”的感受。

那么多虚的,哪个才是真的真实?如果我自己说不清楚,我不也成了“虚”的了吗?虽然我发现很多我自认的“无用之学”,虚无缥缈恰恰帮助了我很多。但是对于复制到别人身上,怎么做呢?
还得说说这个路径上的事情。
第一步 “认”,接收外物的一切,外物的一切也会接受你。
第二步 面对,一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是为了成就我们,所以我们不如坦然面对。
第三步 处理,在当下积攒的思维、资源和境界下尽一切可能出办好面对的事情,积极争取,乐观积极。
接收-面对-处理-放下,我们都是在一次次循环中具足之前所不能的事情,然后循环,渐渐放下所有外物对我们的干扰。
说说就回到“对自己真实”的话题上,以下分享三条日野原重名的几个建议:
1.不在乎身外之物。人一旦被名利地位、他人赞美看的太重,将无法内审自己,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
2.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结合自己的能,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要素,专注做已更改做的事情。而这是需要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3.顺其自然,不要勉强。生活要至少考虑两方面,是既。。。又。。。逻辑。一方面追求理想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当现实和理想不一样,学会坦然接受。

划重点:先向宇宙下订单,勇敢迈出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