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个人角色定位已经转变了,而你还没有意识到,持续之前的“自我”会让你感到现在的状态难以面对,主要是以“角色”的立场来分析:
一、原生家庭中女儿的角色转变→女儿十母亲。
在你的原生家庭中,你依旧是父母宠爱的掌上明珠,这一点,你要坚信,是永远不会变的。无论你在外面受到多大的委屈、伤害,能给你最坚强的疗伤港湾的依旧是你的父母,只是他们现在年迈了,力不从心了,他们的角色也升级成为了“外公外婆”,但关键时刻你依旧可以向他们撒撒娇,心态上要肯定这一点并不要忽视这一点。
当然啦,现在你已经不再是单单的“女儿”角色了,在人类繁衍的生生不息的长河中,你光荣地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你和你的妈妈当年一样,成为了一位“母亲”!
这个身份是十分复杂而艰难的,但又充满了无限的幸福,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养育一个孩子,即使有失误有受挫,但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一位母亲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你的宝宝一样。
二、小家庭中夫妻间的角色转变→妻子十孩子的妈。
在你和你老公的小家庭中,由原本的二人世界变成了三人世界,甚至是多人世界(如果和公婆或父母一起住)你会发现家中的“圆心点”由原来的你变成了你的宝宝。
这个时候,建议你可以从以前的“与老公一起看电影、逛街”转变成“与老公一起学习育儿知识、共同进步”等。
通过学习、了解“育儿”的事物,让你老公也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和责任感,不至于让你一个人来面对“手足无措”的状态。
我们人类是灵长类高等动物,动物最原始的一种本能就是“领地意识”,你在你的“领地”里发现多了一个生命,并且你的“权威”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这种和外来入侵型的还不一样,外来入侵型的主要表现在:小姑子、小叔子或婆媳的特殊关系介入导致小家庭不和谐,这种通过少来往、住的远是可以调解与缓和的,但你的宝宝就不一样了,你的宝宝的加入是让你的小家庭关系重启了一种新模式,里面的每个成员都要从零开始,并且还无法进行复制黏贴模式。
这就是“孩子的妈”的具体体现,建议可以多与其他宝妈交流互动,多吐露心声,趁此机会还能将负能量不断输出,获得正能量之后来面对家庭生活。
三、大家庭中婆媳的角色转变→儿媳妇十小孙儿的娘。
你的宝宝的出生不仅稳固了你与老公间的纽带,更为你与公婆间的“陌生”关系拉近了距离。以前,你去公婆家吃饭,可以少一些次数,毕竟很多婆媳矛盾都是接触太多造成的。
但现在不一样,你的宝宝是他们的小孙儿,与他们发生了血缘关系,牵动着他们的心,所以适当的让公婆多接触你的宝宝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我们通常会发现,长辈们非常“喜欢和习惯”将自己的观点不断放大化,尤其是在孙辈的身上体现得很严重。
建议你就此多与你的老公沟通,并让你老公进行传达,当然啦,老人很多时候还是不太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观点和做法的,他们活了半个多世纪,很难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你也就适度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孩子主导的教育权必须抓住不能放,因为于情于法你都是你宝宝的“监护人”!
“当妈以后就失去了自我”,这应该是许多女人都会面临或者正在经历的过程,因为自从有了孩子,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孩子,照顾孩子的吃喝玩乐,尤其是3岁以内的孩子,父母更是时刻不停的跟在孩子后面,生怕出一点纰漏,让孩子受到伤害。
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外,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早期教育也成为现代父母们最主要的任务。
我的孩子现在1岁多,每天带出去玩的时候,就会看到大量的早教机构、艺术中心给我派发传单,这些机构一般都会招收2岁以上的宝贝,可见,现在的教育理念是越小越好,有些甚至胎教都顾虑十分周全,这些所有关于孩子的一切,都被默认为是妈妈的责任,这也是大多数妈妈们焦虑的源头,也是让妈妈们失去自我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职场妈妈可能会相对好一点,因为上班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但是全职妈妈每天在柴米油盐以及带娃中度过,相对更加容易失去自我,因为全职妈妈的本意就是“奉献”,牺牲掉个人的自由以及事业发展,去成全家庭的和谐,所以,家人们一定要重视和尊重全职妈妈的付出和努力,她们是无价且伟大的。
分享几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全职妈妈们重新找回自我。学习运用杠杆思维来平衡家务和带娃之间的关系。
宝妈每天可以对每天的工作进行规划和总结,分析出,哪些家务活是可以和育儿这件事进行链接的,也就是可以同时进行,一方面能够完成家务活,另外一方面也能锻炼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
优先筛选好以上的工作以后,剩下的工作再来进行时间分配,这样就可以将原本需要10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减半时间完成。
什么工作是两边可以结合的呢?这种是需要分情况的,一岁以内的宝宝还不会走路,可以放在围栏内,给一些玩具让孩子玩,但是一岁以上的孩子已经会走会跑了,那么可以锻炼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搬个小板凳,拿个工具之类的,让孩子在劳动中慢慢的接触到社会劳动,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虽然前期可能有帮倒忙的现象,但是习惯养成后,宝妈就会觉的轻松无比。
全职宝妈应该如何调整日益疲惫的心理呢?
其实全职妈妈的心情好坏主要取决于家人的态度,并不是因为自己带娃有多累,或是家务做的多辛苦,更多的是丈夫、公婆、父母以及身边的亲戚好友们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工作和付出。
所以,全职妈妈何不将“全职”当做一份工作,依旧遵照职场规则来行事,每天晚上花一点时间来做一次工作复盘,付出就要让家人知道,虽然默默付出是美德,但是如果默默付出不被家人重视,甚至是无视,那么所谓美德也不复存在,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开诚布公,将自己的工作公开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