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才能留下孟子?

如何才能留下孟子?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10-07 23:23 被阅读0次

孟子离开齐国以后,在昼邑住了下来。昼,地名,齐邑,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北。

有一个人来到昼邑,他想为齐王把孟子留下来,他在孟子对面席地而坐,开始侃侃而谈,可孟子没有一点反应,而且整个人都趴在了矮几上,似乎要睡着了。

那人感觉受到了轻视,很不高兴地说:“晚辈为了来见你,出于一片赤诚,昨天特意斋戒独宿,今天才敢来见你。而夫子居然趴在桌子上打起了瞌睡,这也太不尊重人了,就此告辞,下次再也不会来见您了!”

坐,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隐,蔽也。隐几,就是整个人趴在矮几上。《庄子·齐物论》:“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孟子看他激动地站了起来,于是对他说:“您请坐!我实话告诉您。当初鲁缪公把子思请到鲁国朝廷,经常派人向他去咨询国家大事,子思能够发挥所学,所以他才会留下来;泄柳、申詳这样的贤人之所以能够在鲁国安身,是因为鲁缪公身边有为他们说话的人。您关心长者的去留,却没有接近子思的才能,是您自己与长者有距离,还是长者不愿意接近您呢?”

鲁缪公是战国初期鲁国的国君,他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经常向子思咨询国事,他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广纳贤才,首创“博士”以优待儒生。

泄柳,鲁国贤人,与子思同受鲁缪公礼遇,参预国政,被尊为“子柳”。

申詳,即申祥,字子莫,子张之子,亦鲁国当时的贤人。

这段话,孟子自比子思,意思是说,齐宣王如果真的想留住他,就会经常让朝廷各部的官员向他请教治国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想到了就召他进宫,想不到了就置之不理。换一个角度讲,像泄柳、申詳这样有些缺点的贤人能够在鲁国享受到朝廷的优待,是因为鲁缪公身边有一批忠诚的贤良之士,也就是说,齐宣王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啊,我孟轲如何能够在齐国安心。

孟子的第三层意思是,您和我从来没有交往,相互都不了解,就冒冒失失地跑来做说客,请问我如果答应了您,您说话算数吗?齐宣王会听您的吗?您是受齐宣王信任的人吗?所以,您不要自不量力,还没有搞清楚状况,还没有该有的身份,就想来掺和我和齐宣王之间的事。

孟子离开齐国的根本原因,是与齐宣王的治国理念不同,只要齐宣王不推行王政,孟子就没有发挥作用的舞台,子思能够留在鲁国,是因为鲁繆公以儒治国,并在日常治理中发挥子思的作用。还有就是一个政治氛围的问题,鲁繆公任用公仪休为相,贤人荟聚朝廷,像子思、泄柳、申详这样的杰出人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简言之,齐宣王和齐国的大臣,上下一心,有志于王政,孟子留在齐国才有价值。

【《孟子》简读之公孙丑篇23

相关文章

  • 孟子的话术——《齐桓晋文之事》新译

    有一天,齐宣王和孟子聊天。 齐宣王问:“老孟,你跟我说说我如何才能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道伟业?” 孟子说:“...

  • 《孟子》感言集之159:孟子致为臣而归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对于孟子辞去官职返回家乡,齐王舍不得孟子走,希望孟子继续留下来...

  • 《孟子》感言集之197:君子何如则仕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古之君子何如则仕?”颇有感触!古代读书人如何才能够去做...

  • 女儿的几个哲学问题

    1,怎样理解中国哲学的人文性特征 2.孔子的“仁”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实现“仁”? 3.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

  • 尽心做人自逍遥

    每一个人都想逍遥自在,可怎么样才能逍遥自在呢?我读孟子,理解为:尽心做人,才能逍遥自在。 孟子的七...

  • 《孟子》感言集之240: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颇有感触!孟子在回答学生高子关于大禹留下...

  • 《孟子》感言集之31:“定于一”是治国大道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对梁惠王儿子梁襄王提出的“天下恶乎定?”到底天下如何才能够安定下来...

  • 天爵和人爵的选择

    天爵和人爵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天爵和人爵之间又有如何的关系?是否必须拥有一者才能拥有第二者呢? 宋人勾践在问孟子他...

  • 读孟子学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跟随孟子的脚步,走进战火纷飞的战国岁月;旁听孟子如何劝谏各国诸侯,推行仁政;观看孟子在那“百家争鸣”氛围下...

  • 金秋十月再见

    时光婉转,四季更迭,金秋十月悄然离去。 我如何才能留住你嫣然一笑的刹那,只留下越发模糊的记忆。 我如何才能留住你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才能留下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j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