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上有一句话,“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小学的语文课本上,有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虽然,这首诗的主旨不是讲收获,但是它却简单明了的描述了这一现象。
小学的课本上,我们是这么学的: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在地里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收获很多种子。
再到后来,我听到了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虽然,它的主要讲的是遗传,而非种植和收获。
但是,以上种种,至少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它可以是生物意义上的遗传,种的是花生,不可能长出土豆。
它可以说的过程。没有付出种的劳动,就不可能有收获的结果。
最近,复习了一下佩老师的中文课,看到作家之耳的那一课。进入耳朵的是什么,我们输出的就是什么。
这不是说,听到什么就记住什么,而是说我们受什么熏陶,就会慢慢有什么状态。就像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到这一点,我要赶紧惭愧了。因为,最近书读的少了,却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电视泡沫影视剧。
说实话,我有的时候确实是一个不喜欢思考,大脑懒惰的人。所以,我很难清晰的有计划的去做什么事情。最近,或许是心情不好,或许是压力山大,或许是状态不好,计划的事情又被搁置。自己的心情也受影响,对自己各种不满意。。
今天,忽然想起这句话,忽然觉得找出问题根源来了。
想要收什么,先去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