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好文推荐
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就看这一点

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就看这一点

作者: 王玬锦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22:46 被阅读23次
图片来自pixabay

1

从前,有一个放羊娃,每天在山上放羊,肆意潇洒,羊在吃草时,他就抬头看云卷云舒。有人问:

“你放羊干嘛?”

“赚钱”

“赚钱干嘛?”

“娶媳妇”

“然后呢?”

“生孩子。”

“再然后呢?”

“让孩子放羊。”

在他的观念里,人生就是放羊,结婚,生子,放羊。这是理所当然的呀,祖祖辈辈很多年都是如此,这就是放羊娃的一生。

大概,看到这个故事许多人都会捂嘴偷乐,觉得这个放羊娃也太没出息了吧。但实际上,我们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过着放羊娃的生活:在固有的观念中生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却日复一日地做下去。

有些不知道来自哪里的固有思维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思想里,指导着我们的人生。

比如,

无论什么大学都要去上,上了才能是大学生呢。上大学就选金融、经济类专业,好就业。

毕业后尽量考公务员,家里给打点打点,尽量留在家乡小城。

再比如,

26岁结婚,30岁前生完孩子,最好是儿女双全。置办个房产,买辆车子,离父母近,且压力小,悠闲自在。完美,齐活。

我们不知道这些观念来自何方,来自谁,但如同温水煮青蛙似的,逐渐就不断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末了,还会半抱怨半认命般地嘟囔:这就是人生呐。

那么,这些固有的观念到底来自哪里?为何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2

有一句俗语是“谎话说多了也成了真的”。同样,一个观念,被不同的人多次在耳边念叨,潜移默化地也会逐渐变成自己的观念。

作为80后,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重男轻女在家乡特别常见,家里要没个男孩就觉得有缺憾。有的家庭为了生个男孩不惜多次堕胎或者直接将刚生出来的女儿送人。如今三十年过去,即便在我的同龄人里,这样的观念依然存在。

是的,观念是可以传承的,我们从小到大的观念几乎都来自于我们的养育者、老师以及长辈。在一个环境中浸淫太久,便会与环境融为一体。

人生就是不断找到自我的过程。

而要找到自我,我们必须要走出禁锢地,眼睛不止能看到头顶巴掌大的天空,要能接受其他观念的填入。

这个过程漫长而曲折,但至少,保持自我,不断更新自己,即便人到中年,到老年我们不会时代洗涤掉。

所谓成长,就是跳出思维的局限看世界。我们受周围环境影响越小,我们便越能独立地看世界,越能听清楚内心的声音。

仔细想想,现在的社会掌握财富最多的人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年前不务正业的普通人眼中的“异类”,而中途下岗,年老体衰被时代淘汰的也大多是当年中规中矩的“老实人”。

人生就是这样,你越了解自己,越了解世界,才越能活的从容,踏实。

战战兢兢,担惊受怕的人,从来都是固守着一个莫名其妙的观念,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随大流,人云亦云。

异类的人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但却主导了这个世界的发展,因为他们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各种不凡的举动,这个世界才日新月异,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年过三十才发现,我们以为中规中矩的生活很容易,简简单单不费力,但其实不费力的生活才是最艰难的。

3

都说我们这一代人幸福感很低,除却以上的受所处环境的观念影响外,还有就是:太在乎外界的评判,时刻活在别人的眼里。

感受最深的是,买衣服的时候,有的人一劲儿问身边人好看吗,而不去考虑他到底喜不喜欢。因为他需要别人的肯定,压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怕别人说,所以优柔寡断。

换了个发型,即使有一个人觉得老气,也心烦的不行,想要尽快换掉。

喜欢上一个人,但周围的人都劝“没车没房你图什么”,而因此放弃。

想做一件事,但架不住身边人的阻拦劝说,最终不了了之。

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导致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丝毫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才最重要。

久而久之,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幸福感越来越低。有时候甚至在问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

但如果只在乎自己的感觉,只关注自己,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就比如我写文章,开始写的时候,头脑中往往想的是,某些话题不能写,万一被某个人看见了不太好;那谁说我文章怎么这么死板,那该怎么改呢?哎,阅读量好低,看来大家都不喜欢。好惆怅,都想放弃。

而在大多数时候,我并不在意这些。说写就写,写第一行字的时候还没有任何思路,但写着写着就文思泉涌,顺畅淋漓。

武志红老师专栏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文豪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刚开始将安娜塑造成一个放荡不讨喜的人物,可是写着写着,他笔下的安娜越来越可爱越讨喜,最后安娜在他笔下死了,他还哭了一通。

他的妻子就很纳闷:“这还不是你来决定,你可以不把她写死啊”。托尔斯泰说,“由不得我控制。”

不让自己自然流淌,你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成就。

我想,作为一个作家如果达不到这种境地,大概是无法创造出有影响力的作品。

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遇事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外界的标准并不适用于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因为外界的评判再美好再糟糕,对于我们个体而言,毫无意义。只有自己的想法,是鲜活跳跃的,可以捕捉的。

而且,幸福感建立的基础是自我的存在。

4

培养孩子,作为养育者,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太在意把他培养成什么样,而是找出他与生俱来的潜能,并得以最大化地发挥,足以。

不去给他灌输自己的价值观,而是帮助他找到他的价值观。

保持让他自然流动而不干预的态度。

我们参与孩子的成长,给他创造抱持性的环境,在他有成就时夸赞和祝福,在他遇到挫折时鼓励并给予帮助。

最好的养育方式是共同成长,仿佛我们又一次重生。

而其实,养育孩子,本来就是颠覆三观又重建的过程。第一次做父母,并不亚于重生。可现实却是我们把做父母想的太简单,做的亦太潦草。

因为你只有保有自我,才能看到孩子的自我。

两种人生,两种生活,两种孩子,大概只源于我们的一念之差,有没有丢掉自我。所谓天堂和地狱比邻,就是如此吧。

(end)

相关文章

  • 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就看这一点

    1 从前,有一个放羊娃,每天在山上放羊,肆意潇洒,羊在吃草时,他就抬头看云卷云舒。有人问: “你放羊干嘛?” “赚...

  • 9

    虽然技术还没练好,还是很想考,这个生日能不能过好就看考试了

  •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六爱自由的李贽

    每个人都要和自相矛盾的自己和解。似乎人本身就是矛盾的,开篇就写到了李贽的这一点,想必这一点会贯穿他的一生,能不能...

  • 不懂历史,能不能过好这一生?

    十一期间去看了张艺谋的《影》,电影结束后,我短评:“老谋子的电影在色彩和构图方面总是能独具匠心,而这部电影又突破了...

  • 懂得是懂得,做到是做到

    为什么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能不能过好这一生,不在于你懂了多少道理,而在于你真正做到了多少。 有个网红说...

  • 没办法物质富裕,就多读书让精神富裕

    听过很多这样的话,书读那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可是不读书,就可以过好这一生吗?好像也不行,所以能不能过得好不是读...

  • 如何过好这一生?-清洁第6日

    清洁:决不允许身体、服装和居所不洁。 坚毅和勤奋没有做好,这一点要引以为戒. 清洁基本做到 如何过好这一生? 除了...

  • 做到

    第24篇 做到 知道了所有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能不能过好这一生不取决于你知道了多少,而取决于你能做...

  • 你们能不能走到最后,就看这一点

    张小娴说:相逢,不是恨早,便是恨晚。 茜茜和何滔的相识颇有一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茜茜长得漂亮,肤白貌美、个性独立,...

  • 能不能摆脱生活的困境,就看这一点!

    有个女孩,她叫珍爱,3岁被自己的爸爸强奸,16岁生了2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是强奸她的爸爸。她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久,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就看这一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n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