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木小时候的印象里有件蓝色的刺绣旗袍,是从她嗯呐(上海老话里对奶奶的称呼)的樟木箱中压箱底坑出来过的。嗯呐名字中有个“梅”字,这件旗袍上用了粉色丝线精绣了一组梅花图案,在蓝色的丝绸衬布下显得格外生动。嗯呐说这件衣服是请当时上海滩最有名的裁缝师父做的,连盘扣都是独一无二的编法,是她当时最欢喜的衣服,平时还舍不得穿。小时候几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偷偷地把这件衣服从樟木箱中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拎着衣角在镜子前比划,想象着自己长大穿上的样子。直到有一天,嗯呐带着几木去光启公园玩“晃秋千”,路上遇到一个老妇人,让几木惊讶的是,那个老妇人看着嗯呐,唤了她声“二少奶奶”,这是几木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叫她嗯呐,那天回去的路上,几木看到嗯呐的眼眶有些红,过了几天再去坑那件“压箱底”的蓝旗袍却怎么也坑不出来了。
故事故事,故人之事,故人才知。
嗯呐出生在浙江ZJ的林家,因与上海函家世家交好,函家有两个儿子,但没有女儿,函老爷子又很想要个女儿,大概2,3岁时嗯呐被过继到上海函家作为养女,虽为养女但函老爷也视其如己出,琴棋书画样样教授,特别是函家的看家本领——画画。嗯呐和函二少爷年纪相仿,青梅竹马的两小孩就是在一个画室里学习的,家里年纪小些的佣人总会开玩笑的不叫嗯呐“小姐”,而叫“二少奶奶”。
直到日军进攻上海,日本人让函老爷子为他们画画,函老爷子坚决不从,日本人就把画馆给封了,直至函老爷去世,函太太变卖了所有家产,遣散了家佣,带着两个儿子一起乘船准备举迁香港,把嗯呐几个亲眷一起留在了上海,函太太对二少爷撒了个谎,说嗯呐在下一班船上.....
有时候一个转身的离别可能就是一世,而人最美好的样子或许总是留在记忆中,又显现在冥冥安排里。
几木毕业后去了家地产公司,亚太总部在香港,经常去香港出差,HK office大楼底层经常会办些public art,有次出差时,几木的香港同事还打趣说:‘’巧啊,你们从上海来,这里也换了上海老画家展,看~画家函xx,1921年生于上海......“,几木一抬头就惊住了,远远地那一副约1米高的人物画使她不能动弹,端坐画中的那一位妙龄女子,穿着一件蓝色旗袍,旗袍上的粉色梅花在聚光灯束下闪着微光,走近几步,望着画中人那一抹熟悉的嫣然微笑,几木不由地喊了声:“嗯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