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态度的必要性
当我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时,正在学习心理学课程,我相信开放、诚实、自然的态度很重要。我的问题在于,我对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开放、诚实、自然的反应,是威胁、吼叫和打。
我以为,当我觉得需要坚定时,对孩子和善就不是诚实或自然,因为我通常会对不良行为愤怒不已。
幸运的是,我很快认识到,既然我希望孩子们控制他们的行为,那么要求我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为过。这需要练习,但其结果是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的。
我对逻辑后果的第一次体验失败了, 因为我忽略了和善而坚定的重要性,而且那时我还不知道“逻辑后果的四个R"。我只是坚定,但不和善,而且还加上了羞辱。
我事先告诉我的孩子们,如果他们晚饭时间回来晚了,就可能会错过晚饭,并且只能自己做晚饭,而且吃完后必须收拾干净。我还说,我不想承担喊他们回来吃晚饭的责任,也不想承担做两次饭、收拾两次厨房的责任(决定我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当孩子们第一次回家晚时,在执行决定的时候,我没做到和善而坚定,而是责骂他们没记性,还加上了 “我早就告诉你们……!“我把一个本来的逻辑后果变成了惩罚,之后还纳闷逻辑后果为什么无效。
如果我当时懂得执行规则时要和善而坚定,我就会说:“我很抱歉你们错过了晚饭。如果你们自己弄吃的,根据咱们的规则,你们需要做什么?”(只有在孩子事先已经同意要做诸如饭后清理的情况下,才可以这么说。)后来,我对逻辑后果的使用更加成功了,因为我知道了使用逻辑后果的所有指导原则,包括让孩子们事先参与。
让孩子们事先参与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唠叨让孩子们在早上穿好衣服。在学过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概念之后,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一致决定早饭时间定在八点到八点半。任何人如果到时没有穿好衣服、没有做好吃早饭的准备,就必须等到午饭时间才可以吃。由于孩子们参与了规则的制订,他们在头几个星期都很热切地积极配合。7 岁的肯尼甚至决定在晚上入睡时把自己的衣服摆成“消防员式”,以便他早上起来能很快穿好衣服。
肯尼也是第一个试探规则的孩子。一天早晨,他穿着睡衣蜷在沙发 里,用一只眼睛瞄着钟表。在 8 : 31 时 ,他走进厨房 要求吃早饭。我说:“对不起,肯尼,早饭已经结束了。我相信你能坚持到吃午饭。” 肯尼争辩说 他不会等,并爬上橱柜去拿麦脆。我咬紧牙关以保持态度和善,同时坚定地把他抱了下来。他大哭,并且大发脾气。这场哭闹持续了45分钟 ,只是中间有几次停下来要爬上橱柜。我每一次都和善而坚定地抱他下来。最后,终于走开了。我完全不能确定这一次效果会怎样,同时想着打他一顿而不用熬这45分钟该多么容易一 尽管为了同一件事情我要一又一次地打孩子。
自始至终的和善而坚定果然有效。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每个孩子都能在早饭前穿好衣服、按时就餐。然后,肯尼决定再试探一次。当他穿着睡衣在 8:31 走向餐桌时 ,我重复了和上次同样的话:“ 对不起 ,你错过早餐时间了。我相信你能坚持到吃午饭。“我心里在想:“ 老天! 如果他又要大发脾气 ,我不认为自己能再坚持 45 分钟的和善与坚定。”
让我高兴的是,我只需要把他从橱柜上抱下来了一次,随后,他自己低低地嘟嚷了一句:“反正我也不想吃早饭 。” 就出去玩了 。
这是我最后一次面对孩子们在早上吃饭前要穿好衣服的问题。哈哈,起作用啦!这个 例子是对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两个概念的一个说明:
1. 当孩子试探规则时,事情在变得好起来之前往往会变得更坏。在孩子试探的过程中,保持和善而坚定是有困难的,但却是有效的。
2.惩罚可能让你得到更快的结果,但是 ,逻辑后果—如果使用得当一— 是帮助孩子培养自律与合作的很多非惩罚方式中的一种。
即使逻辑后果在这个例子中起了作用,但其他方法也许效果会更好。在孩子们对那项决定的热情开始消退时,我们应该在另一次家庭会议上再次讨论。正如我在第 9 章中解释的那样,这个办法对于正在消失的做家务的兴趣很有效。我也可以和肯尼一起坐下来,问他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以搞清楚他对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他对此的感受以及他有什么好主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有,我还可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他我真的需要他的帮助来执行我们的计划,以便我们有一个安宁的早晨。
当另一种方法会更有效时,人们也经常用逻辑后果。关键之一, 是要考虑到长期效果。如果问题的解决比逻辑后果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那就运用那种方法。另一方面,只是简单地让孩子体验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就能教给孩子很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下面是一个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都会很有效的例子,但可惜都没用上。吉娜把自己的垒球手套给弄丢了。其自然后果应该是她玩球时不戴手套。然而,她母亲是一个超级妈妈,以至于不能容忍她的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学习。
超级妈妈想要控制一切。吉娜的妈妈用了“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方法。在对吉娜作了一番道德说教(吉娜听过无数遍了)一 她如何必须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以及既然这么不负责任她就如何应该不用手套之后,妈妈投降了,开车带她去商店(一如既往地发誓说妈妈是最后一次这么做),买了一副新手套。没有让吉娜体验自然后果本来也不是什么太坏的事情,如果妈妈代之以逻辑后果,让吉娜自己挣钱去买副新手套的话。但是,吉娜的妈妈像大多数妈妈一样。她对这件事的介入不符合逻辑。吉娜已经被妈妈”训练“得很明白她不必对自己负责,尽管妈妈每次都会对她次惊小怪。
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过这句话, “我已经告诉过你一百遍了"。他们需要认识到,愚笨不开的不是孩子。孩子们知道什么对他们有作用。大人需要认识到,说一百遍是没有效的。只要大人通过反复提醒或者通过替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将本应该由孩子来承担的责任揽过去,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西尔维斯太太已经告诉过她的孩子一百遍要把玩具收好了。在学到了这些概念之后,她和善地告诉孩子们,从现在起,如果他们不收拾玩具,妈妈会收-这又是决定她自己要做什么。然而,她补充说,凡是她收起来的玩具,她会全都保管起来,直到孩子们用收拾其他玩具的行动表明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玩具。
要记住,玩具被随便乱扔的问题,其实通常是由于父母买的玩具太多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孩子们就不会在乎你收走玩具并永久放起来。这些父母应该对这个问题负责,并采取一些措施(不再买太多玩具),而不能期待孩子们的合作。
西尔维斯太太注意到了哪个玩具是她的孩子们真正在乎的,以及哪个是她买玩具太多而造成的问题。每当玩具扔在一边,她都只问一遍:“你想把玩具收起来,还是想让我来收?“孩子们会收走他们喜欢的玩具。她收起来的那些玩具都被束之高阁,再无人问津了。
当孩子们不在乎的玩具全被收到顶橱里之后,西尔维斯太太告诉孩子们,她不会再提醒他们了,但会拿走任何没收拾好的玩具。这下她不用被迫收起很多玩具了,因为孩子们会爬过去跟她抢。当孩子们向她要被她放起来的玩具时,她只在孩子们能连续一个星期都收好自己的玩具时,才会把玩具还给他们。
这个例子说明了有助于理解逻辑后果的又一个指导原则,那就是孩子需要知道与特权相伴的是责任。明白了这一点,下面的公式就很简单了:
特权=责任
缺乏责任=丧失特权
拥有玩具是一种特权。与这个特权相伴随的责任是照料好玩具。不接受照料玩具的责任的逻辑后果,显然就是失去拥有玩具这个特权。西尔维斯太太还表明了,决定她自己做什么、以尊重的态度预先让孩子知道以及始终坚持并说到做到的有效性。
西尔维斯太太还给这个故事加了一个后续。她现在只给孩子们买那些他们真的非常想要,以致于肯自己把零花钱攒到能承担至少一半的价钱时的玩具。她再也没有遇到严重的问题。孩子们对他们自己投资的东西似乎更加在意。
即使在父母和老师们对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价值确信无疑的时候,这两种方法可能仍然是很难运用的。在理性的时侯,大人知道自己的关键目标是促使孩子成长为幸福而有责任感的人。然而,大人们太容易陷人权力之争,太容易受情绪支配而把“赢得“孩子变成“赢了“孩子。
父母和老师们都不愿意承认惩罚让他们感觉挺好,因为这给了他们一种在孩子行为不良时使他们觉得被剥夺了的权力感。另外,他们相信让孩子举止得体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忘记了,强迫并不是一种为逐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激励因素。他们还忘记了,管教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这里引出了需要我们记住的另一条指导原则。我已经提到或暗示了很多次:逻辑后果对于处理大多数问题来说,并不是最佳工具。很多父母和老师对于逻辑后果是如此兴奋,以至于他们想为每一种不良行为都找出一个后果。我都记不清人们问过我多少次了:“这种情形的逻辑后果应该是什么?“我告诉他们:“如果一个逻辑(相关的)后果不明显,很可能就是那种情形不适合运用逻辑后果。”很多其他方法或许更为有效,比如开一次家庭会议、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设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请求孩子的帮助、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拥抱、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以及这本书中讨论到的许多其他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