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88】幼儿园亲子阅读之《奶嘴超人》

【688】幼儿园亲子阅读之《奶嘴超人》

作者: 登登一君 | 来源:发表于2021-01-09 20:46 被阅读0次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688天。


小小的安抚奶嘴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大大的心理意义,戒掉安抚奶嘴也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

《奶嘴超人》,从封面上这个小家伙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本特别可爱的绘本,如果你看了故事还会发现这份可爱里还透露着力量和智慧,同时又不失幽默和搞笑。

这是登登特别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严格来说应该是漫画形式的作品,漫画和绘本稍有不同。绘本往往都是单幅的页面,以彩色为主,不一定有故事情节,而漫画的每一页都有多个格子组成,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并且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绘本相比,漫画不仅传递的信息量更大,而且还将画面从静态变成了动态,时间就会随着每一格流动。故事一下子就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了。

孩子从阅读绘本,阅读文字书过渡的过程中,漫画书是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构建更复杂的逻辑思维,为了读懂故事情节,孩子会更有意愿主动地去阅读文字。因为有图画的存在让孩子更容易产生和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奶嘴超人》虽说是一本书,但其实是一本12合一的书,里面一共讲了12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情节,相当于一本独立的小绘本。但又都围绕着同一个中心思想,主人公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在宝宝届也可以说是高龄了,但是却每天都叼着个奶嘴儿,这引起了很多的风波。他周围有不少人,要么看奶嘴儿不顺眼,要么想方设法想把这个奶嘴给弄下来,但用了很多方法都失败了。

这本书讲的就是奶嘴超人是如何与周围那些琢磨着他奶嘴儿的人斗智斗勇的。为什么奶嘴超人从来不肯摘下他的奶嘴呢?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也有这样的困惑,说不定也遇到过为了让孩子摘下奶嘴而斗智斗勇的桥段。

这本书的封底上有这么一段话,可以说是回答了我们这个疑问。叼着奶嘴让他感到放松;叼着奶嘴他便全神贯注;叼着奶嘴能把问题解决;叼着奶嘴让他无所畏惧。叼着奶嘴,他就是奶嘴超人!

再看书中的情节,在每一个故事里,那些挑战他的人通常都是比他强大的人。个头比他高,年龄比他大,辈分比他长,但是每当奶嘴超人遇到了这些人的挑战。只要他叼着奶嘴儿,就无所畏惧,总是能够想到办法战胜困难。

有一次,奶嘴超人跟着爸爸买菜,结果把爸爸给弄丢了,于是他就用力吸吮奶嘴,然后就想出了办法,找到了爸爸。为什么叼着奶嘴孩子就变成了超人呢?这背后是有心理原因的,这里的奶嘴其实是一个安抚,是一个陪伴。让孩子和这种被安抚和被陪伴的感觉分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在很多孩子的早年经历里都有一个小小的安抚物陪伴。不仅仅是安抚奶嘴,也有可能是一个小毯子,小玩偶,小衣服。

还有的时候,能够安抚孩子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物品,也有可能是一首歌。有研究发现,怀孕的妈妈经常给肚子里的宝宝唱某一首歌,宝宝出生之后,哭闹烦躁的时候,妈妈再唱这首歌,孩子就会更有可能得到安稳,平静下来。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需要安抚物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的孩子就不需要,这也没什么不好,那需要安抚物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好,并且要知道安抚物其实对孩子早期的安全感是有贡献的。生活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其实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这一点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比如我在肚子里躺着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就来到了一个光亮,冰冷,嘈杂的世界。然后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放在水里洗澡,或者被拎起两条腿换尿片。不知道什么时候妈妈就可能不见了,变成了另一个人照顾我,或者突然有一天我就会被送到一个叫做幼儿园的陌生地方,要自己呆上一天等等。每当这些不确定的事件出现,而孩子最想依赖的父母又不在身边,那么如果能有一样孩子熟悉的东西陪在身边,就会让孩子感到安全。这个时候孩子的安抚物就发挥了作用。

比如用力吸吮安抚奶嘴,让我怦怦跳的小心脏平静下来了。听着妈妈唱的熟悉的歌,让我觉得洗澡和换尿片没有那么可怕。小毯子上有妈妈的味道,妈妈上班了,我想妈妈了,可以闻一闻。或者抱着我的小娃娃,在幼儿园我就不觉得孤单了,所以我们看安抚物并不是坏事。

安抚物引发的问题往往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使用安抚物过于担心和焦虑,反而引发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以及孩子的对抗情绪。就像是绘本里面奶嘴超人的奶奶一样,越想把奶嘴搞下来,奶嘴超人就越抗拒。二是我们作为父母过度地依赖安抚物了,也就是说,我们使用安抚物的前提并不是为了顺应孩子内在对于安全感的需要,而是为了我们自己方便。比如孩子一哭,我们就给塞个奶嘴,而不是去关照孩子的情绪,看看孩子此刻需要什么。这样只会让孩子内心更加的不安全,更加的依赖安抚物了。

很多妈妈会问孩子什么时候能摘下奶嘴。有一个案例可以参考。有一位妈妈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是因为这帮她解决了孩子晚上入睡困难的情况。并且在宝宝焦虑的时候,安抚奶嘴可以帮助宝宝平静下来,但到了孩子两岁左右,妈妈发现继续使用安抚奶嘴影响他学说话和牙齿的健康,于是就决定戒掉安抚奶嘴。她的方法是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家最后一个奶嘴儿啦,用完就没了,然后她先在奶嘴上扎了一个小洞,孩子叼着这个奶嘴,就发现原来那种咯吱咯吱的真空效果没有了,但也说不出哪不对,所以还是继续叼着。然后过几天,妈妈就把这个奶嘴上面这个小洞剪大一点,再过几天再剪大一点,孩子就继续叼着,但是舒适感就越来越低了,对奶嘴的依赖也就越来越小了。一直到有一天,这个奶嘴被剪得太短了,孩子实在叼不住了,就主动放弃了扔了。这个方法有需要的爸爸妈妈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孩子依赖的是其他安抚物,只要对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没有影响。其实不需要刻意戒掉,只需要保证安抚物的卫生和安全就好,比如小被子,小手帕,经常清洗和消毒。我们并不需要对安抚物下手,真正要关注的是如何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安全感。比如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每天都向孩子表达爱,多抱一抱孩子,当孩子哭闹有了情绪,我们耐心的陪伴而不是简单的制止和责备等等。只有当孩子内在满足了安全了,他才不会在需要安抚物来安慰和陪伴自己。

在这个绘本中还有一个隐喻,那就是奶嘴超人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叼奶嘴还嘲笑他。这其实是一种偏见,这一点给了任何有偏见的人一个提醒,那就是,你所看见的你所想象的和实际情况未必一样。看上去弱小的,幼稚的未必就真的没有力量或者没有智慧。

我们看奶嘴超人虽然叼着奶嘴儿。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幼稚。他有高情商,再让卢卡爸爸丢了面子之后,他给卢卡爸爸递上了一杯橙汁。也有着高智商,他利用自己的奶嘴机智地让泳池夫人忙得不可开交。同学们才有机会痛痛快快地享受游泳。看完了所有的故事,我们对于奶嘴的偏见可能会有所转变。在故事的开始,奶嘴是一个幼稚的标志,到了最后,我们发现奶嘴已经化身为一个力量的护身符。有一天,即使这个小奶嘴不在了,力量和勇气依然陪伴着奶嘴超人。

那我们要怎样为孩子阅读这本书呢?

一是这本书里面包含了12个故事,一口气读完,压力实在太大了,耗时也太长。所以这本书不需要一次读完,可以和孩子约定每次读1-2个小故事。这本书也特别适合外出的时候带着,等车等开饭,或者是无聊的时候,给孩子读上一个小故事,时间刚刚好。

二是奶嘴超人是叼着奶嘴儿的,他虽然没有台词,但是经常哼哼,我们讲的时候尝试去模仿他叼着奶嘴儿时发出的哼哼声。或者只要遇到哼哼声就让孩子来做,他们一定会很享受的,而且绘本里除了奶嘴超人还有超多的角色,当然可以分角色阅读了。运用不同的声音语调去区分不同的人,或者如果孩子熟悉故事了,孩子和家人可以分别去读不同角色的对白。甚至每一个小故事都可以排一个戏剧了,而且是超有喜剧效果的那种,大家可以试一试。

三是读了几个故事之后,孩子摸准了奶嘴超人的套路之后,每一次在讲到奶嘴超人遇到挑战。我们就可以问一问孩子,你猜这次奶嘴超人是怎么做的,这孩子想一想,然后再继续去揭晓答案。

读完绘本,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奶嘴超人故事,例如奶嘴超人又遇到什么挑战啊?他又是如何应对的?也可以创造其他超人的故事,比如枕头超人,娃娃超人,毯子超人,衣服超人。天马行空地创造出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故事,然后邀请孩子讲出来,画出来,或者是演出来。

另外,如果宝宝有使用安抚奶嘴,那么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成长阶段。把这样的一个对孩子来说重要的东西扔掉,孩子可能心理上很难接受。所以我们可以把用过的安抚奶嘴做成小小的纪念品,比如,我们可以把奶嘴的部分剪掉。然后把漂亮的罩子的部分缝在衣服上,做成一个小胸针,或者是粘贴到纸板上,让孩子在旁边画一些涂鸦,然后相到相框里做成一幅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88】幼儿园亲子阅读之《奶嘴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ox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