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你还纠结读完记不住,那可能还未入门

如果你还纠结读完记不住,那可能还未入门

作者: 云烟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10:12 被阅读0次
自己画的

知乎上有个问题:既然我们读过的大多数书,后来都会被我们遗忘,那么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类似的问题也有很多,核心就是:读完书,记不住,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根据我这些年的阅读经验,通常问出这个问题的,一般都是刚开始拿起书阅读。尽管在此之前,你在学校的时候几乎手不离书,但那些书只是为了让你考试的时候考个高分,试问如果不是对某个学科感兴趣,你会去啃课本吗?

比如我初三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化学,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学科。当时有个亲戚初中刚毕业,就把他的课本笔记丢给了我,希望对我有所帮助。我直接避开了语数英,拿起来第一次见到的化学,当时是什么心情拿起化学课本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随便翻看两页后,就被化学给吸引住了。

这本化学书上面记了很多笔记,课本上看不懂的一看笔记就明白了,因此在初三开学前,我把即将要学的化学课本翻看了一半,并且大多数都能看懂。或许你觉得这是因为初中化学太简单的原因,但这是我自上学以来,第一次喜欢上的学科。

之后每次化学考试,满分40分,我都能拿到35分左右。那些让别人头疼的化学方程式,我很轻松地就掌握了,还有每次做实验,我都能沉浸进去。奈何化学在当时不是主课,分数占比也低,父母也不是很理解,他们觉得即便你能考满分也不过才40分,有什么用呢?

再加上当时学习只是为了分数,因此再这种压力下,我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自然对化学的热情也磨没了。毕业后,就再也不碰书了,更别提为了兴趣而去学习了,那时只想着工作。

再后来能拿起书,是发现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书本里是有答案的。比如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千多,并且还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无意间在喜马拉雅听了《富爸爸与穷爸爸》,一下子把思维给打开了,开始学习新的东西。

后来知识付费兴起,我开始在网上报课学习,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樊登读书和剽悍行动营,可以说能再次拿起书全靠他们。

从19年初到现在已经持续读了5年书,保守估计,按照每年30本的量来算的话,也有150多本了。当然,大部分书中的内容,我是没记住的,也不可能全部记住。

但我觉得,这些年读书,带给我的改变是思想和性格上的。

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没主见、没思想的人,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后,我根本不会主动去思考一件事。哪怕我知道自己不喜欢当时的工作,也找不到任何破局的办法,听到同事说不换工作的原因是只会安装电梯,别的啥都不会,我就觉得他说的对,于是只能郁闷下去。

甚至由于长期生活不如意,我都没发现自己脾气变得非常差,刚和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无故发脾气。这些都是未读书时,我的一些缺点。

如果拿现在的我和5年前的我比较的话,是能看出来很大的改变的。首先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能冷静地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再加上写作两年多的经历,让我的思考力提升了不少。其次就是情绪上的变化,我比之前温和多了,至少不会再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这些年和女友的相处中,我们几乎没有吵过架。遇到观念上不合的时候,也只是采取冷处理,事后把问题讲明白。

我想这些都是阅读带给我的,当然最开始拿起书的时候,我也纠结过读完记不住,甚至还特意花钱买课去学怎么阅读。后来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改变后,也就不再纠结读完记不住这个事了,因为那些你读过的书,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或许它不能使你立刻改变,但只要时间足够长,你就能发现自己的变化。

此刻,不妨静下心,好好对比下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甚至五年前的自己。你会发现,随着阅读的增加,你的变化是非常大的,用天壤之别都不为过。

因此,我觉得能问出读书记不住,觉得没意义的人,大概率是刚开始阅读。一个常年读书的人,很少会问出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已经不纠结读完记不记得住,而是会思考这本书对自己有哪些影响,自己又学到了什么。

比如我最近在读的《坛经》,书已经读一半了,但让我最在意的就是开头时看到的十六个字: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因为我发现,后面的内容大多都是在解释和延伸这十六个字,你看,这就是收获。

所以,你不妨想想,自己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想清楚了,或许你对阅读就有了新的认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还纠结读完记不住,那可能还未入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si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