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词点滴01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学词点滴01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作者: 习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5-13 20:23 被阅读0次

词牌《八声甘州》源于唐代边塞曲《甘州》,甘州即张掖。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九句、四平韵,共八韵,故名“八声”。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八字“秋、楼、休、流、收、留、舟、愁”都在词林正韵第十二平部。

这首词的首字很有特点,上片“对”二句起兴,“渐”三句写变化,“是”二句是结果,“惟有”二句是对前面整个过程的感慨,整体是一个起承合的结构。上片虽然登高起兴,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下的景象,或许可以看作是多次登高的融合场景。

下片“不忍”三句写事件,“叹”二句、“想”二句,即景生情,一叹自己为承,二想佳人为转,“争”二句呼应全词首句,回到高楼之上倚栏凝望的形象,并对全部情感进行了总结。

单调前三韵都是仄起平韵,情绪起伏激荡;末韵平起平韵,有一种无奈的孤独。

南北朝谢朓诗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唐代温庭筠有词云:“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柳永加了一个“想”字,则意境完全不太,“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想念佳人,想象佳人也在远方翘首以盼,顾虑佳人产生郎君不思归的忧怨。不过,这种曲折的情感和表达方式,我们在李白和李商隐的诗中也可觅得踪迹,李白《春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没有等到赵明诚的锦书,却依然相信,“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词点滴01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uu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