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用服饰装典门面

不用服饰装典门面

作者: 心整理 | 来源:发表于2020-06-10 14:02 被阅读0次

《庄子》“庄子见鲁哀公”篇中,我看到了若干年后的又一人物形象。

庄子在臆想中,听到N年前的鲁庄公对他说:“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鲁国儒者多,但向庄子学道的人很少。

庄子不以为然:“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在庄子看来,那些借儒服装饰门面的人,未必是懂得道的真儒士;而那些真正得道的儒士,未必需要借助儒服来标榜自己。

庄子对鲁哀公的劝诫,N多年后王阳明也用上了。

话说嘉靖元年,一位叫王艮的泰州商人穿着自制的圣人服,戴着纸糊的帽子,手里还拿着笏板来见王阳明。《明儒学案》中记载:“乃按《礼经》制五常冠、深衣、大带、笏板,服之……即日启行,以古服进见,至中门举笏而立,阳明出迎于门外。”在王艮看来:“言尧之言,行尧之行,而不服尧之服,可乎?”

当时王阳明问王艮,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服装?王艮说,这是表示对父母的孝心。王阳明问他:你的孝心是不是昼夜都有?王艮回答:当然。于是王阳明接着说:如果你穿这样的服装就孝,那么当你晚上睡觉时,脱了衣服,不就等于不孝了吗?王艮辩解说:即使脱了衣服,我的孝心还在心里。于是王阳明给出了结论:既然孝心不在这些衣服上,那又何必要穿成这样呢?王阳明的这句话让王艮无法回答,于是他终于服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用服饰装典门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uw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