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每日一读
《论语》每日一读115

《论语》每日一读115

作者: 朱红东 | 来源:发表于2020-11-20 06:35 被阅读0次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23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大意】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位上古的贤人不计挂过去的仇恨,他们内心的怨恨少了。(怨忧少了,就慢慢达到仁的境界了)”

【一点启示】与别人的交往中,难免会有小摩擦,不要记取别人的仇恨,减小对他人的怨恶,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可以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不会怨恨别人,二是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

【浅谈】

(1)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兄弟推位让国,古之大贤者。司马迁将其二位列七十列传之首,借为他二人鸣不平,舒自己胸中愤懑。

(2)二人薄君位而不为,夫子非常尊敬崇拜。他们又不念旧恶,过去有人对不起他们,就算了,不计较。如果真的怀恨在心,又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内心澄静,才能达至仁的境界。

(3)夫子也做过大司寇,代理国相。执行改革雷厉风行,一定有得罪过的人,也会引起别人的怨恨。因为行的端,走的正,别人也无言,但对夫子的怨恨一定是有的。

(4)夫子重新回国讲学,政治上的恩怨抛之脑后,对我不起的,不放心上,随他去吧。

(5)人生成长途中,每个人一定受过的苦难、不公,甚至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伤害,统统放下吧!不要让这些负能量再在我们心里反刍,成为内心的BUG,甚至进入我们的潜意识,成为命运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5)夫子教你我人生如何轻装前行,不生怨恨,如何放下?办法四个字:不念旧恶!

(6)一切皆因缘合和,有太多的事凑在一起,导致这件恶的发生,即太多原因凑在一起导致痛苦的发生。一切因都在不停地变化中,那个恶产生的因已经失去了。切不可刻舟求剑,老停留在原地不动。这只是个事儿而已,不是我们这个人。如果想不开,纠结,把所有的矛盾、恶,归结到人的身上,恶(霉运)会跟随你一辈子。

(7)宽容、宽厚,像伯夷叔齐那样,不念旧恶,内心干净了,对他人仇恨、怨愤会少很多,心理也会慢慢健康快乐。

(8)做到雅量、宽厚,基础是内心无我、无私。少看重自我、私利少一些。伯夷叔齐的不争,既是心态,更是为人处世之道。

相关文章

  • 《论语》每日一读115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23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大意】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位上古的...

  • 每日《论语》——第115天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每日《论语》编辑:曹友宝 【原文】 16.5 孔子曰:“...

  • 一读一思:学会思考,才拥有智慧

    [咖啡]【每日一读一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 解读: 昨天到某校参加技能...

  • 《论语》每日一读23

    《论语·为政篇》7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大意】...

  • 《论语》每日一读24

    《论语·为政篇》8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大意】子夏问...

  • 《论语》每日一读25

    《论语·为政篇》9 【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曰,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意】孔子说:“...

  • 《论语》每日一读26

    《论语·为政篇》10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廋哉?” 【大意】孔子说:“先看...

  • 《论语》每日一读16

    《论语·学而篇》16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大意】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

  • 《论语》每日一读27

    《论语·为政篇》11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大意】孔子说:“温习以前所学,才能体悟出新的道理,...

  • 《论语》每日一读28

    《论语·为政篇》12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大意】孔子说:“有才德的君子不像一般器物只有一种用途。” 【一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每日一读1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wr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