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好书》才是真正的“一出好戏”,这档豆瓣9.3分的国产综艺你

《一本好书》才是真正的“一出好戏”,这档豆瓣9.3分的国产综艺你

作者: 神马综艺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11:07 被阅读0次

    继好评如潮的《见字如面》之后,关正文导演携匠心打造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在腾讯视频与观众见面。12本经典名著,12期节目,还原书中经典场景。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潘虹等实力演员倾情演绎,通过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呈现书中情节和情感。还有梁文道、朱大可、止庵、吴伯凡、史航、蒋方舟等作家学者倾情加盟,参与点评。

    这两年因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热播,文化类节目似乎迎来了春天。但放眼国内综艺市场,能够持续生产并保持热度的文化类节目实在少见。今年两档选秀类综艺节目向娱乐圈输送了大把的新鲜血液,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扎堆,总是热热闹闹的。和真人秀节目的热闹相比,文化类节目显得些许冷清。但并不影响它走“清流”综艺路线,截至目前,由《见字如面》原班人马打造的国产原创读书类节目《一本好书》已经拿下了豆瓣9.3的高分。

    那么《一本好书》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别急,听神马君一一为你解析。

    影视化改编

    打造场景式读书

    《一本好书》最大的特色在于首创的场景式读书形式、360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呈现书中经典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优美语言。节目的形式并不复杂,他们将一本经典好书改编成了舞台剧剧本,找来实力派演员——赵立新、黄维德、王劲松、潘虹等同台飙戏,把一本书的故事,从二维转向四维,为观众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角色。

    通俗点来说,如果《幻乐之城》是以舞台剧的形式演绎音乐,那么《一本好书》则是以舞台剧的形式演绎书籍。

    以往的读书类节目,形式多为概括书籍的内容,或朗读书籍的片段,但这只能让观众获取书里的“信息”,很难引发观众对阅读本身的兴趣。关正文导演希望自己的读书节目能将所选书籍推广普及开来,所以一定要选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后来我终于想到是说什么东西是大众能够喜闻乐见的呢,就是把一个书尽可能地戏剧化、影像化、图文化。”

    当然,《一本好书》并非把经典著作一字不差地搬到舞台上,而是抛砖引玉,给足观众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这既让这档节目的观众,领略到经典之作的核心魅力,照顾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以“欲说还休”的方式激发了观众的阅读欲望。又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荐书的目的。

    抛砖引玉式表演

    以达到荐书愿景

    神马君问你一个问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了?

    在这个社交媒体占据了大众大部分时间的快餐时代,越来越多人选择碎片化阅读,而慢下来深度阅读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正如关正文导演所言,时间碎片化并不妨碍我们读长篇完整的文章,“老前辈讲究马上、厕上读书之类的,也是碎片时间,但读什么是关键。”所以,节目的核心诉求是向大众推荐经典好书。

    《一本好书》承担了向大众推广好书的责任,那么什么才是好书?推广哪些书则成为该节目面临的现实难题。

    关正文和他的团队对此显得非常严谨,“我们这次主要挑选的是近40年来,对人类文明进程实际有效的好书,无论新旧,关键是在当代依然有广泛的、大数量人群的阅读价值。”

    这档节目的面世着实不易。一开始,节目组选择从各类推荐书单下手,他们搜遍各大图书馆的推荐书目,优先关注重复性较高的书籍,再找到对当下社会仍然有指导意义同时能适应场景化表达的书。

    除了台前的表演,更大的难题在名著改编——以往的改编往往会添加剧情,让电影、电视剧内容更丰富好看,而《一本好书》的改编强调忠实原著,还原经典。很多编剧对此并不适应。最后关正文导演只好自己动手,他也坦言:“主要是要对得起那么优秀的原著,敬畏之心自然让人压力巨大。”

    《见字如面》和《一本好书》的制作团队都是实力文化,不过《一本好书》的筹备时间更早。两年多前,关正文导演认为市场中缺少更大众化的推广读书的节目,便有了做一档读书推广节目的想法。一开始他想直接把书中的某些段落读出来,后来觉得这个形式太单一,而且书里的任何段落都有上下文承接,也不知道从哪念起,“所以我就一直卡在那块。”

    但是把内容读出来这件事他一直放在心上。书籍不好读,就先退而求其次地读信,《见字如面》严格意义上讲,称得上是《一本好书》的衍生品。

    在关正文看来,每本书都只限定演绎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在节目进行中反复提示:只要你现在已经有了阅读原著的兴趣,就应马上离开节目去看书。我们只是抛出节目这块‘砖’,引出观众用心读好‘书’这块‘玉’。”

    《一本好书》的魅力,不在于完整地呈现一本书的全貌,替代人们的阅读,而在于它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经典的渴望与兴趣的回归。正如品书人陈晓楠说的,《一本好书》其实就是开一个头,希望引发你的兴趣你的思考。

    实力派演员助演成就一出好戏

    以口碑带来流量

    即使宣传中出现的赵立新、黄维德、王劲松、潘虹等艺人都是实力派演员,但和《见字如面》的读信嘉宾林更新、周迅、姚晨、明道等人比起来,在流量上就显得有点弱势。

    《一本好书》第一期节目选择的书籍是《月亮与六便士》,通过赋予了毛姆(赵立新扮演)以书中人、说书人、评论者、对话者等多个角色,呈现书中的关键冲突,演员用讲述铺垫情节串联故事段落,让书籍的经典内容得以呈现。

    赵立新扮演的毛姆,在主角与故事讲述者两个身份中切换自如。有时候,赵立新是拜访斯特里的毛姆。毛姆找到斯特里,质问他:为了画画,你就轻易地抛妻弃子了吗?有时候,赵立新又是故事讲述者。此时他置身故事之外,从第三视角向观众讲述故事的背景,介绍人物的状态和补充没有展现的故事细节。

    最终,斯特里的命运走向何方,观众不得而知。舞台上的故事到这里便戛然而止,观众欲知后事如何就得去阅读原著了。

    第二期推荐的是历史学者黄仁宇的成名作《万历十五年》,王劲松老师饰演故去的老年万历,以上帝视角串讲了老中青三代万历的心路历程,成功表现出一位老者历经沧桑,理想终遭幻灭的悲哀与叹息:天子不过是制度所需要的一种象征物罢了。节目采用倒叙手法,先让老年时期的万历登场。通过老万历的口述回忆,一段段真实历史渐渐揭开。

    万历在结尾说“我要走了,黄仁宇写我的这本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希望常来看看我。”这就是这档节目旨在的“抛砖引玉”。

    第三期推荐《三体》——这本被称为“史上最难改编”的小说,无不考验着《一本好书》节目的剧本改编与呈现能力,如何进行精炼和取舍是巨大的难题。难以视觉化呈现,不仅由于它无数绝佳的想象构成的浩瀚宇宙,更因为它蕴含了对人类社会的观察以及对不同文明之间的现状、历史的观察。《一本好书》的舞台以社会学博士罗辑为主线,串联起以光年为单位的不同文明间冲突与共存的故事。不少看完节目的三体迷表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赵立新饰演的罗辑还是能给五星好评的。

    《一本好书》的成功,演员的演绎功不可没,他们成功地让“一本好书”成为“一出好戏”。360°的沉浸式舞台,让观众也仿佛置身于剧场中。没有看过《万历十五年》和《三体》的神马君在王劲松和赵立新两位演员的演绎中看得津津有味~说实话,这两本书躺在神马君的书架上很久了,看完这档节目,神马君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阅读兴趣,才让神马君将这两本书从已经落灰的书架上拿了起来。

    节目中还设置了“第二现场”,由陈晓楠、蒋方舟、朱大可等嘉宾将这一主题延展至与大众相关的话题。坦白说,嘉宾的解说有些打扰,对观众而言,观看演员表演没有十足的流畅性。但对于书籍的延展不无裨益,也有助于更多观众理解书籍。

    看完几期节目,观众会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形容的综艺,关正文如是说“它有点像话剧又不全是,有点像影视剧又不是,它什么都不是,然后它还是个节目。”这个节目的未来被赋予了更多的期许:“会成为精神养分的专区、精神愉悦的乐园”。

    但庆幸的是,《一本好书》毕竟为读书类节目的创造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尤其对于不少原著书迷来说,这档节目让书中的人物鲜活起来,不必经历漫长的戏剧影视制作周期,就能够呈现经典。

    刚加完完班的神马君迫不及待地要去看下一期节目了,你们看了吗?还没看的一起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好书》才是真正的“一出好戏”,这档豆瓣9.3分的国产综艺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wy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