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金庸的社论

论金庸的社论

作者: 宠辱不惊的中年少女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11:36 被阅读166次

金庸先生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 

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外,也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金庸写了30多年的社论,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论怎么说,海峡两岸的政要也非常重视他的社论,国际上对《明报》“路易-查”(金庸的英文名)的评论也非常看重。他的社论为知识分子所欢迎,有些人买《明报》就是为读他的社论。

社评的影响力来自社评的价值 

金庸是《明报》的总编辑,是代表本报发表社论的报社主笔,并非常重视社论的写作。他的社论在当时有极大的影响力,成为其报纸吸引读者的主要特色之一。 

金庸自《明报》创刊到1992年控股权转移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他亲笔撰写社评至少有七千多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每天坚持写一篇。尤其在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的问题上,金庸发表了一系列的社评,更是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 

金庸的社论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什么会赢得读者这样的欢迎呢? 

首要的原因是他的社评是“有价值的”,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金庸有极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社论中所作出的分析或判断,往往会被随后发生的事实所验证,多数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故为人所信服。金庸的社论“见解独到,判断准确”所公认。 

社论有了“见识”才能有价值,才能产生影响力,有了影响力才能实现社论的价值――向导国民,监督政府。有价值的社论,对读者、对政府、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对报纸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影响力的社论,成为读者购买、阅读报纸的理由,也成为报纸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 

注重社论的表达形式 

孔子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语言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有恰当的、合适的表达形式。读金庸的社论,简而言之,一是语气平和,一是语言平实。这样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这也是金庸社论受到欢迎、产生影响的原因。 

语气平和

“语气平和”中含有这么几层意思:语气平等、语气真诚、语气友善。金庸曾用“姚馥兰”为笔名写过文章,“姚馥兰”即Your Friend(你的朋友),包括了以朋友的口吻平等待人真心交谈的意思。他的社论也是给人这种感觉,就像有一个朋友在跟你真心交谈一样。香港报人叶积奇在《谁是香港第一健笔》一文中这样评论过:“查良镛用这种娓娓而谈方式撰写的社评是最成功的;一方面,读者读起来全无压力,觉得在听一位老友跟他们闲话家常;另一方面,在不经意之间吸纳了作者的讯息,自己在进行深入的思考。”

语言平实

曹谷冰在《季鸾文存四版序》中说:“其为文如昌黎(韩愈),如新会(梁启超),无僻典,无奥义,以理胜,以情胜,故感人深而影响远。”写社论一类文章的文风,要使读者看懂,要与读者思想交流;千万勿写连作者自己都看不懂的句子;不要自炫渊博,用那些不常见的古怪的字和僻典。读金庸的社论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不说空话,不喊高调,很少用华丽的词藻、深奥的概念,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词语,说实实在在的话。“他的社评文字浅显明白,深入浅出。”语言平实,并不等于语言无味。香港著名文化人董桥评价金庸的社论说:“查先生是小说家,写政论往往穿插一些说部的笔触:添一些对白,描几幅景象,说两句自己,行文里顿时多了三分情趣。

社论的风格与报人的人格 

金庸的社论还表现出笔锋带情、敢言等风格,这与他个人的情感和人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的社论也体现出了他做人的风格。 

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才能写出有情有义的文章,才能真正地感染人。这种笔锋带情带感,最能感染读者的心,其实也恰恰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这种情是对亲友的情,对乡土的情,对国家的情。 

金庸先生就是具有这种感情的,也有一些“报恩主义”的思想。自1981年以来,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影响香港前途和命运的讨论,“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发表一篇有关的社评”。“他心中永远忘不了在故乡海宁读小学时,历史老师讲到鸦片战争时‘突然掩面痛哭’,他们全班小学生‘跟着他哭泣’。所以对于‘收回香港’,他认为是‘天经地义’,‘即使要我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绝对不需要考虑。’”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作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家,也首先必须是一个孟子所说的“大丈夫”。金庸先生身上就有“大丈夫”这样的品质。 1967年香港发生了著名的“六七暴动”,有人称之为“香港式的文化大革命”。金庸反对极“左”势力采取过激行为,极“左”派放出话来,要“消灭”五个香港人,其中第二个人就是金庸。第一名叫林彬,香港商业电台的著名播音员,“左派”事先打听好了林彬上班的路线,装成修路工人,拦住林彬的汽车,拉开车门给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为了表示不畏强暴,对林彬的死,金庸连续在《明报》上发了两篇社评,一篇是《烧不灭的声音》,一篇是《敬悼林彬先生》。他说,“我也常常以我所写的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模范来勉励自己:虽然危险,内心不免害怕,但不可卑怯退缩,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他还说,“每个阶段中,在坚持自己的主张时,都面对沉重的压力,有时甚至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但是非善恶既已明确,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

金庸在《自由客观决不改变》的社评里写道:“我们有一个斩钉截铁的态度:决不会对不起明报的老读者。如果环境变迁、条件变动,明报不可能再维持自由客观的风格,我们立即关门收档――虽然可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社论产生的小环境和大环境 

一篇优秀社论的产生,与评论者个人的学识和人品关系密切,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能允许它出生并存在的大小环境。

小环境

小环境是指报社的内部环境。报社的内部环境,一个就是报社明确的办报宗旨,如梁启超所言好的报纸要“宗旨定而高”;一个是报社的经营管理。金庸的社评也是依托这样一个良好的“小环境”才发挥作用的。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为其宗旨,在办报宗旨方面,《明报》的宗旨与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可谓是异曲同工,金庸曾深受1949年以前的新记《大公报》的影响,在金庸的《明报》里,闪现着1949年以前的新记《大公报》的影子。

大环境

大环境指的就是社会环境。金庸的社论是依托了一个大环境才得以存在的。 

金庸承认,他能够“真正客观、公正和独立,抗拒利诱威迫”,也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 民间办报之权利即使遭到各种反动势力的打压,也始终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存在。反动势力即使再嚣张,也不敢彻底取消或变相地彻底取消这一权利,民营报业也始终存在着。《明报》能够维持其民办的地位,独立客观地进行报道和评论,拒绝接受官方及其他一切有政治色彩资本的控制,没有这个大环境,他们是绝对做不到的。 

也正是有了“独立生存,无求于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才能构建起知识分子独立地位和价值系统,才可以避免依附于权力阶层,金庸才能独立客观公正地来进行评论,发挥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一些人议论金庸想做首任特区行政长官时,他反驳说:“认识金庸这个名字的人,较认识卫奕信的人还多,我实在没有理由为出名而去做将来的特区首长。当行政首长有什么好?金庸的名和利相信不会差过港督。今天全世界知道金庸的,会多过不知道哪一位港督呢!一百年以后,恐怕相差更远吧!不要说我已经六十多岁,就是现时只三十多岁,也不当行政首长。你想想,目前单是一会儿英国议员来,一会儿港澳办的来,一迎一送就麻烦透顶。受到这么多人管束,当行政首长有什么好?……我现在不受世界上任何人管束,除了听太太的话,要给她买靓衫之外。”金庸能够如此自负、如此潇洒超脱,是因为他有他的环境所赋予他的独立的资本。报业市场成为报人生存的市场,因而也就成为一个真正的“舆论和观点的市场”。 

金庸《明窗小札》系列

相关文章

  • 论金庸的社论

    金庸先生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 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

  • 论金庸

    最近正在看傅国涌先生的《金庸传》,写这篇作文也是有感而发。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也有着它自己的影子。金庸先生生在一个战...

  • 论金庸

    最近正在看傅国涌先生的《金庸传》,写这篇作文也是有感而发。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也有着它自己的影子。金庸先生生在一个战...

  • 关于长大这件事

    当我在刷综艺乐呵呵的时候,论论突然说“金庸去世了......”我把她的话重复了一遍:金庸去世了!我有点不敢相信。明...

  • 金庸论江湖

    1、阿紫问姐夫“她有什么好,我哪里及不上她,你老是想着她,老是忘不了她?” 姐夫平静的答“你样样都好,样样比她强,...

  • 『爆款文案』阅读笔记

    论标题的重要性(抓住眼球) 1,新闻社论 (1)树立新闻主角 (2)加入即时性词语 (3)加入重大新闻常用词 2,...

  • 杨过到底做了什么,让她如此迷恋

    虽然我不是金庸迷,但是对武侠多少存有几分喜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基本上都看过,在金庸作品的女主角当中,论颜值,香...

  • 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一个爱提意见的图书馆读者碎碎念(番外篇)

    这个题目是之前一位名人所写的一篇著名社论的名字,不过知道这篇社论的年轻人除了历史爱好者,怕是不多。而这篇社论发表之...

  • 论金庸的高超之处

    段誉,一个大理段氏的王子,却不骄傲,不淫乱,反而有些痴傻。 在曼陀山庄,他遇见了意中人王语嫣的母亲...

  • 随笔-社论-论监禁2020-07-15

    上周义马气化厂爆炸事件的处理结果出来了,6人刑拘,30名公职人员受处分。 我的看法是,扯淡。事件分析里也说了,义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金庸的社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wy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