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霑者,秦地骊麓一布衣也,幼,家贫无资却喜书好画,皆盲学乱涂;稍长,入学,慕习师友笔迹;再长,入校书画组得师训点,始尝书味;然,学而终与书画无缘。入世后,忙生计而休于习字;至不惑,重操旧爱,偶得欧公《九成宫》帖,不释手,一步一趋,效仿不辍;后,幸得今欧楷大家田英章授训,指点迷津,徐上书道;再后,临习王羲之、赵孟頫、钟绍京大师楷行各帖,不敢怠慢,徐徐前行至今,已即知天命,然,亦不得书之法,字之韵,愧矣!霑,性温言讷,谨思细行,与人意虔心诚;于书,不才,愚钝,却知勤奋。甘于茫茫书道中一行者,不时、随处“化缘”,蹒跚前行————
戊戌年正月自序
局部一《灵飞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小楷名作,全名《灵飞六甲经》,是一卷道家的经书,主要阐述存思之法。该帖书于唐开元二十六(738),无书者名款,旧传为钟绍京所书。
局部二《灵飞经》是唐人小楷的最高峰,此帖用笔灵动轻盈而不失厚重,结构侧媚多姿又不失端庄;既有写经书法常见之精练纯熟,又处处显现二王书风“明月入怀”之雅致。
局部三《灵飞经》有5种版本。分别为望云楼本、哈佛燕京学社藏本、滋蕙堂本、渤海刻本以及原帖墨迹。四种刻本,所本均是墨迹,不同的是,望云楼本为清嘉庆年间直接从墨迹刻成,渤海本为明末从墨迹刻成,而哈佛燕京本和滋蕙堂本均为翻刻。
局部四一般认为,由于刻工关系,望云楼本最接近墨迹,渤海本差别较大,而另外翻刻的两种又别有滋味。
局部五在书法碑帖中,墨迹为上,碑拓次之。而在《灵飞经》的传承中,始终有一些人认为渤海刻本要优于墨迹,这在其他经典作品中是很难遇到的。
局部六之所以如此,与《灵飞经》的写经性质有关。有人认为:墨迹固然鲜活生动,但其中的牵丝映带,偶尔可见一定柔媚之气;渤海本刻工并未完全忠于原帖,而是在刻制中做了一定减省,抹去了柔媚之气,这个碑刻反倒显得古朴清秀了。
局部七也有很多人喜欢渤海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字数多。因为现存墨迹本,只剩下43行了。
局部八据记载,《灵飞经》墨迹全本曾入宋内府,到了明朝落入董其昌之手。董曾将其抵押在海宁陈家,渤海本即在此时由陈家刻成。后来董将墨迹本赎回,陈家做了手脚,从中抽出43行。然而这不怎么光彩的举动却“抢救”了《灵飞经》,因为墨迹本回到董其昌手里后,居然不知去向了。
局部九一部《灵飞经》,隐藏了太多故事。
局部十而它本身,至今也还是个谜。有人说它是唐代“开元第一书家”钟绍京的手笔,有人说它是玉真公主手迹,也有人说,它由元代赵孟頫临写而成。
局部十一然而这些,一点都不妨碍《灵飞经》成为小楷经典。
局部十二它的秀美身姿,清俏之气,始终散发着不朽的魅力,千百年来,雅俗共赏,男女通吃,老少皆爱。
局部放大 局部放大 局部放大注:以上文字为引用文字,图片为实物照片。下附五种版本局部对照图(左至右分别为望云楼本、哈佛燕京学社藏本、滋蕙堂本、渤海刻本以及原帖墨迹。)
书道行者——任霑临习灵飞经 书道行者——任霑临习灵飞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