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6
像当年追武侠一样,《明朝那些事》终于读完了。
这些天,太多人物和事件,在脑海心间穿流而过,盯着那个大大的“完”字,曲终人散,空荡荡无欲无求不思不想,寂寥又有些许孤独。
过去,是现在的历史。
现在,又会是将来的历史。
今天,渺小的我在读《明朝那些事》,阿富汗却变天了,大批民众逃离家园……
战争,原来从未远去,我们只是比较幸运而已。
普通人,炮弹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明朝最后一个王,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他的日子,也没一天是舒坦的。
从兄弟手中接过大明这个烂摊子,憋足了劲儿除魏忠贤,平党争,后金入侵,一顿折腾。国内经济没搞好,缺钱,收复不了大好河山,还出来天灾,没饭吃的民,造反,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调兵遣将,把若干狠人打下去,眼看就要平息, 清军打进来了。调主力去打清军 ,好巧不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民兵又一起造反……内忧外患,还很穷!真真要命!
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 ,崇祯再想努力奋斗,没有物质支持,没有钱,再什么天灾都赶上了,想得再好也是白搭呀!
越看崇祯的一生,越像是在看戏。这孩子,命怎么这么苦?怎么就赶不上半点好事?
感觉老在挨棍子,受打击,正如作者所说,比《渴望》女主角还惨,人家挨了打,抗击打能力更强,还能看到点好,崇祯皇帝的故事,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电视剧,大多被美化了。
崇祯的故事,却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往往都很残酷,更何况是帝王。
他想用力把烂摊子收拾好了,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每天工作14到16小时;他很节俭,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
总之就是,没日没夜,没有休息,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
就这么努力干,崇祯同志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小时候,学历史,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自杀?那时候,我以为他是懦弱的。
想想李后主当了俘虏那种悲戚!我现在才知道,崇祯那是内心多强大,才会抵抗坚持到最后,才会在三月十八日的夜晚拉上媳妇子女,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
看看他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故宫北门出去再往北,就是过去的煤山,现在的景山公园,人已非,树也不在了,景也变了,那种坚持,那样的决绝,却从未消散。
作者说,所有的王朝的开始,正如他的结束: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是啊,哪里有回头路可走呢?
可悲可叹,却又悲壮,让人敬佩!
最后,作者引用了食指的诗,《相信未来》,我也很喜欢,共勉: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4515/3323e5307bfc46ed.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