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804)南通啬园

文游天下(804)南通啬园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10:25 被阅读0次

    江苏省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北岸,古称通州,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这源于其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博物馆、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特殊学校以及第一个气象站的诞生地,而如此多的辉煌成就都与一位名人有关,他就是号称“实业救国第一人”的张謇。

    1853年,张謇出生于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其从小就头脑灵活博闻强识,可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遂,屡试不中,直到41岁时才出现转机,而这还有取巧之嫌。1894年,慈禧太后过60大寿,主考官让考生每人为老佛爷献一幅寿联,张謇写道:“太后寿诞六十花甲轮流转返老还童千千岁,佛祖治国二圣临朝天地应大清江山万万年。”此联令慈禧凤颜大悦,特赐张謇状元之名。

    但面对积贫积弱的华夏民族,张謇没有选择仕途,而是投身于实业,幻想以此振兴中国。1895年,张謇历经千辛万苦,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其名出自《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他希望企业能生生不息。纱厂开张当年即盈利,后来更是日进斗金,张謇的家产迅速膨胀,可他并没有耽于享乐,而是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先后创办了100多家企业,涉及面粉、玻璃、矿产、航运等10余个行业。

    张謇发展民族工业的路径与官商有很大的不同,他更多的侧重于发掘民间资本,通过借贷、发行股票等方式探索民营经济的出路,带领当地民众共同致富。张謇除了忙于企业经营,还热衷于搞公益,其为南通接通了电灯,使家乡的夜空璀璨夺目,他还出资整饬了市容市貌,让南通变得愈加漂亮,从而跻身全国名城之列。张謇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大力兴办教育,其接连不断地创办了从小学到大学的370所学校,其中就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的前身。

    张謇不只是埋头于实体经济,他也十分关注政局的变化。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被迫下台,张謇为其起草了《退位诏书》,这篇文字不仅辞藻华丽,而且丝毫不露颓废之意,堪称经典范文。可张謇所有的努力在风雨飘摇的国势中都显得有些徒劳。由于北洋政府无力呵护民族工业,大生纱厂在外国企业的强势打压下,最终破产倒闭,张謇的商业帝国大厦也瞬间土崩瓦解。

    1926年8月24日,73岁的张謇在心力交瘁中溘然长逝,按照他的遗嘱葬于南通的“啬园”,因其号啬庵。张謇也的确对自己非常“吝啬”,他的随葬品只有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和一束胎发。纤细的毛发记录着他生命起点的稚嫩,而棺椁中的满头白发则是沧桑岁月的留痕,飘零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可张謇对民族大业却显得异常大手大脚。

    无论是美化南通,还是兴办教育,都不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但张謇仍乐此不疲,他更像是堂吉诃德般的人物,想凭一己之力扭转时局,可他的付出大多是枉然。大势不可违,是张謇悲情结局的底层逻辑。民营经济的出路在国不在己,只有国家构建出友好的营商环境,中小企业才会得以茁壮成长,任何忌惮与嫉恨都会扼杀大批的民生项目,令民众不敢投资,而是将资金存起来避险续命。

    漫游在啬园的绿林秀水之间,人们呼吸着浓郁的负氧离子,内心格外舒畅惬意,但当转到肃穆的张謇墓前时,还是会陡生怅然若失之感。慈禧太后没有千千岁,大清江山也没能万万年,张謇当年的马屁话是强权下的违心之作罢了,而其在《退位诏书》中所言的“人心所向,天命可知”该是他的肺腑之言。啬于己,公于民,是张謇救国图强的初衷,更是其令世人永远崇敬的渊薮。

    2023.7.1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804)南通啬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ai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