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容易出现的思维误区,一个是“先入为主”,也就是直觉以为是这样,其实并不是。另一个是“易得性偏差”,即医生容易被最近的经验误导。
其实除了这两种主要误区,还有另外五种常见思维误区。可以从“发现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过程,来了解有哪些思维误区。
发现问题阶段
该阶段容易出现两个思维误区:刻板印象和搜索满足。
医生在学习一种疾病的时候,需要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表现,尤其是典型表现。而这些典型表现,就是医生对于这种疾病的“刻板印象”,所以,用典型表现反推疾病的时候,就容易出事。 因为,如果换做的疾病没有典型表现,就难以换气医生对于某个疾病的“刻板印象”,容易造成漏诊。
要想避免“刻板印象”思维误区,医生就要做到既了解疾病的典型表现,又要了解不典型表现,就是医学上说的症状上可能的“变异”。
其次是容易出现的思维误区是“搜索满足”。就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一旦找到自己想找的东西,就会停止搜索。但是忽略了找到的那些信息能不能作为诊断结论。为了避免搜索满足,我们要从问题的不同维度收集信息。在发现问题阶段,我们需要从疾病的三个维度上搜集信息,对结果做交叉印证,而不能停止于某一维度信息的搜索。
验证问题阶段,容易出现的两个思维陷阱:锚定效应和结果偏差。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作出估测时,会不自觉地对一些初始信息给予过多的重视。一些无意识潜入到大脑中的信息,就像船锚一样,影响这决策人的直觉。如一个患者来就诊,说自己胃痛,有胃病,看过其他医生,也诊断了胃病,这些信息可能成为“锚定信息”,误导你的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