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182768/9d2c3ab0c73f8222.png)
《璧月寮文集》是月华伯乐主编的一本文集。于前两天收到这本集子,内心自然是十分激动的。我想这也是文集中诸位作者共同的心情吧。
这是一本薄薄的集子,但它凝聚的是月华伯乐和底语叩老师厚厚的心血。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很多志同道合者参与其中,虽不能确知但同样的向他(她)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曾几何时,“豆腐块”的成型是需要“卤水”“点化”的,然而时至今日,梦想因热爱而化砂成珠。这大约也是普通而又平凡的文字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一个心愿吧。尽管它是一道很微弱的光,但足以温暖一颗颗持续为文字发热甚至“发烧”的心灵。
魏明帝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然而文字爱好者非为“经国之大业”,岂有“不朽”之奢望?所谓“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文字自身事,苦乐寸心知。盖如柳泉居士所言,“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罢了。
“文以映心”为文友们所共知,然而若无月华伯乐和底语叩老师的这两束清光,则寂寂“文心”又会在哪里撷取一朵含笑的微温呢?窃以为文集中的“璧月”与其说是一个名词,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动词。寮文之寮,既有本意(小茅屋,小窗)延伸而出的一种屋内小窗下作者们寂寥、孤寂的心境,又有一种本心向月,希望得到些许清辉慰藉的精神诉求。
于是乎“月华清辉”就应运而生了。皆云“文以映心”,然而无有璧月,何以映文?人月相错,焉能照心?所以这本集子的意义也不仅仅是文友们的盛事,它更是简书之荣耀。于故事专题而言,它实为旭日之初升,发轫之肇始,佳卉之透色,则亦必大光其道,行稳以致远,本固而香长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82768/dfc9fed64e4bdd8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82768/d40d38847ae7257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