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对家庭的解读!
很多人说夫妻感情好就能有个幸福的家。而事实证明,一起住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个生物叫“婆婆”时,再好的夫妻感情,如果婆媳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也会间接影响夫妻间的感情,以及孩子的教育,甚至导致婚姻的破裂。
当然,大多的婆婆不是“恶婆婆”,媳妇不是“恶媳妇”,生活中也没有很多狗血剧情,只是彼此生活习惯、时代及教育背景、消费观念、育儿方法、心理定位的不同,生活起来矛盾重重,日子久了,婆婆媳妇各有委屈、愤怒,一旦有所触动,就会爆发战争。
当然,明理婆婆及过于狗血剧情的婆媳关系不在此行列。
大多家庭的情况是,婆有婆道理,媳有媳立场,火星碰地球,彼此为了家庭和谐有所妥协并磨合,如何相处融洽真的需要智慧啊!
一道花椰菜导致我和婆婆大吵一场
打出这个标题时,内心多少有些惭愧。
疫情期间,我竟和婆婆大吵一架!想想一线的防疫战士们正在与病毒进行生死的抗战,而我还在纠结于婆婆妈妈的生活琐事,确实有点尴尬。
导火线是我煮的一个花菜,婆婆指责我没有按她要求削花椰菜,煮得不够绵。我很是委屈,当天花菜我煮了两碟,其中一小碟多煮了几分钟专门给她吃的;她不依不饶,继续数落,说我想要让她“咽死”,我一下子就爆发了,开始反驳。于是两人互不相让,情绪愤怒。
先生一开始还在劝,后面也就保持沉默,任由我两吵架了。说实话,吵些什么内容我都忘了,只是在发泄着长期以来不满,更多的是委屈,吵完后,我又回房间大哭起来。
这一过程最无奈的是先生,他两边吃力不讨好,左右为难!
最无辜的是儿子,他没见过妈妈如此激动,虽然我在回房前还假装镇定的告诉他:妈妈刚刚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现在妈妈要回房间冷静一下,你自己再玩一会啊~!事后也做了安抚,但是明显感觉到孩子那几天易怒,讲话也很大声。
然,奇妙的是,吵完架经过两天的尴尬期之后,婆婆做了调整,对我多了些尊重,我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双方又回复平静。
婆媳最好的相处模式是“相敬如宾”
这次的大吵,让我明白一点,我和婆婆的和谐关系是假象!以前没有大吵是因为我都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与她接触少。
而疫情期间,同一个空间里,朝夕相对,我装得累~,婆婆忍得累!
彼此都需要发泄,找找平衡。
我和婆婆一起生活了六年的经历让我心态成熟了不少,通过疫情期间的触动,我感悟到:好的婆媳关系要“相敬如宾。而如何做到“相敬如宾”,个人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媳妇要放下期待 别把婆婆当成妈妈
“不要把婆婆当成妈妈”,我深以为然!
然而,六年的共同生活,我虽然认同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但内心总是会有期待。比如:我内心很在意,婆婆待我和小姑是不同的两套标准。比如:
如果我早上陪孩子晚起了,她就会给脸色,说:我们以前啊,没有这么好的命哦,怎么可以睡到那么晚,早早起来做事了!
如果是小姑晚起,她则说:没办法,太辛苦了,要带两个孩子,孩子又不听话。
我劝她不要吃太多咸,对身体不好!煮饭时稍放淡点,她就冷言冷语:你有放盐吗?一点味道都没有,我们习惯了重的,没味道吃不下。
相同情况放小姑身上,她就笑笑的说,是啊,吃得咸也不好,还是要注意下健康!
理智告诉我,女儿是女儿,媳妇是媳妇,但我自认为己经有尊重孝敬她,内心就会期待公平和回报,没有满足到,就产生了失望,委屈。
总结:不追求当好儿媳,当婆婆是隔壁阿婆!放下期待,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爱听的就选择性失聪,尊重而不过分忍让。
二、媳妇要经济独立,有自己的空间。
结婚时,我上班忙,婆婆待我还是比较客气的,而矛盾比较多的是婚后的两年,我减少工作,开始备孕,这期间在家时间多了,婆婆开始对我的生活习惯看不顺眼了,希望我按照她的标准执行。
我买衣服水果,她说:不能太浪费,我儿子工作很辛苦的:(怕我花钱)
朋友送点特产给我,会说:你这个人啊,老是拿别人家的东西,怎么好意思!(他怕我要还人情,花钱)
回娘家带回些喜欢吃的东西,她也会说:这些我们都不喜欢吃的,我们从来不吃这些东西,你怎么老是拿别人的东西啊,要是我,我就不会拿。(他要面子,不想我娘家人送东西,也怕我花钱)
平日里老公会主动帮我做些家务,她更说:儿子好辛苦啊,要上班,回来还要忙着忙那的,不用你来,我来做我来做!(觉得我太舒服了)
总结:如果不得不和婆婆一起住的情况下, 定要经独立,有自己的工作朋友圈。 底气足,不怕她唠叨,心情好时一笑而过,心情不好时,顶回几句,她也无话可说。
三、婆婆要认清时代,切莫用以往的标准来要求儿媳
婆婆与共和国同年龄,年轻时当过红卫兵,做过国企工人,卖过菜,在婆婆眼里,她是长辈,她所做的所说的都是对的!对所有人都是严格要求,特别是媳妇,唯一让她放下标准只有:我先生,我小姑!她平日里就喜欢义正严词的批评教导人。比如:
毛主席说的:贪污与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你这种人啊,就是XXXXX,我们啊,我们就不这样的!
如果阿公阿婆在啊,早就XXXX了!
我们那会那有你们舒服,早早起床干活了~!
好在先生、小姑比较明理,常会做她的思想工作,同时,我们鼓励她和朋友去喝茶,散步,分散注意力。这几年,她喜欢上看《金牌调解》,从一些家庭矛盾中,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改善很多。偶尔自己唠叨几句后,又会说:时代不同了,管不了了。
总结:儿女多陪伴,并分享一些现代观念。让婆婆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多让她接触外面的信息。
四、婆媳各有底线,分工明确,保持必要的沟通
往日里,因为自己有空间,心情也没有很压抑,所以,对于婆婆的唠叨,我可平静的沟通,说出不同的看法。
保有有自己底线和原则。比如我和朋友的交往,孩子的教育之类的事,我会认真的告诉她,并要求不干涉。(当然,这也是通过长时间斗争和磨合而取得的成果,可以做为下次文章主题,呵呵)
而婆婆的饮食习惯我只是通过先生或合适的时间善意提醒,并不干涉。
同时,我和婆婆也明确分工,周末,我带孩子,搞卫生,她买菜煮饭。偶尔我有工作,请她帮忙照看下孩子。周末先生在家,她想休息则我负责买菜煮饭,顺便改善伙食。
当然,不涉及原则问题,媳妇还是要让着婆婆一些,嘴甜一点,有些必要的沟通,让婆婆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她心情好,大家都好!
总结:尊重婆婆的生活习惯,坚持自己的原则!家庭内部婆媳做好工作分工!媳妇要适当哄哄婆婆,让老人家有好心情。
五、最重要的一点:先生的支持是关键
说实话,婆婆讲话伤人,得理不饶人,我内心无数次想分开住。
但公公去世早,婚前也讲明婆婆要和我们一起住,当然那时的我太天真,觉得孝敬父母应该的,自己性格好,沒问题!所以,婚前我也是支持并愿意和婆婆一起住的。
事实证明,太难了,最终支持我坚持的关键是:先生知道我的难处,在和婆婆的矛盾上,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我。
当然,与先生也会因为婆婆的事情而产生隔阂,好在也能沟通解决。
总结:和婆婆和谐相处,需要一个高情商内心强大的先生。
生命就是关系 各种关系都是自我的修行
最后,我想说,人生真的是一场修行 ,感谢婆婆让我在婆媳斗争中增长智慧,内心更强大!
不管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亲明关系,都要用心经营。关系中不能只有你赢或他赢,只有共赢才能和谐!
生命就是关系,关系的质量决定你生活的品质!我愿意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在各种关系的矛盾中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提升幸福的能力~!
网友评论